近日召開的三門峽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現場會傳來消息:今后,三門峽市在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方面,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以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為主;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 管理網絡,提升管理水平。
三門峽市地處豫西山區,十年九旱,水資源短缺,農村飲水安全是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從2005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列入向社會承諾要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先后分15批,投入資金3.5個億,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30處,解決農村8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一大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成使用,惠及廣大農民群眾,深受農民群眾的歡迎。
針對三門峽市農村飲水安全單村工程多、地域分散,管理成本高、難度大的問題,會議提出:今后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在建設方面,將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新建一批規模化、自動化供水工程;挖潛改造一批已建工程,包括2005年以前建的鄉鎮供水工程,提高自動化水平,擴大集中供水規模。不能建水廠的,也要通過管網延伸的手段,向規模化集中供水方向靠攏,千方百計提高規模化供水工程的建設水平。在管理方面,將重點加強機構、隊伍、制度、信息網絡等的建設。各縣(市)、區將進一步加強機構建設時間節點、獎罰措施,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管理網絡。
會議強調,要認真研究農村飲水安全體制機制問題,明晰工程產權、工程的經營和使用權,強化管理責任,全面增強服務意識和提高管理水平;要明確發展方向,充分利用“十二五”規劃指標,把標準化、規模化集中供水的建設作為今后發展方向,進一步提高建設管理水平;要認真解決農村飲水安全方面的關鍵問題,落實市、縣、鄉、村管理隊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搞好水質檢測,保障飲水安全;要高標準完成今年建設任務,繼續保持三門峽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在全省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