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9月10日電(記者 岳德亮)作為水資源缺乏的沿海省份,浙江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起步早。記者10日從浙江省發改委了解到,該省計劃到2020年前,全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圍繞“一核兩區一帶”的框架展開。
據浙江省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一核”,即以杭州國家級海水淡化裝備產業基地和“兩個聯盟”為依托,規劃建設國家海水淡化技術研發和裝備制造核心區;“兩區”即以舟山群島新區為主體,建設國家級海水淡化應用綜合試點示范城市;以湖州膜法水處理設備制造循環經濟試點基地為平臺,培育膜法水處理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一帶”即規劃建設浙東南(甬臺溫)沿海海水淡化示范應用產業帶。
浙江省水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偏少,海島和沿海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據《浙江省統計年鑒》,2006-2011年,在全省11市中,寧波、溫州、嘉興、舟山、臺州等五市平均水資源量僅占全省總量的35.97%,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勢在必行。
據了解,“十一五”時期,我國海水淡化產能年均增長超過60%,截至2011年底,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已達日產66萬立方米。其中,浙江省設計淡化水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1/6,淡化水已成為該省主要海島和沿海部分缺水地區淡水資源的重要補充。
浙江省的規劃是,到2020年全省海水淡化產能規模力爭達到80萬立方米/日左右。(完)
浙江“一核兩區一帶”布局“領銜”發展海水淡化
- 時間: 2013-09-10 15:49:48 星期二
- 來源: 新華網浙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