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朝陽污水處理廠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縮本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二〇一三年九月
一、建設項目概況
1.項目實施背景
為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改善渭河流域的水環境污染、完善西咸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當地的投資環境,北京中天潤博水務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南部建設污水處理廠工程。該工程的建設對提高新區污水處理率、完善新區市政工程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隨著西安市、西咸新區總體經濟的不斷發展,秦漢新城經濟也將得到蓬勃發展。但要達到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還要做到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以達到經濟促環保,環保促經濟的目的。為此,要維護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為城市居民健康的生存,為子孫后代留下優質的自然環境,本項目建設是完全必要的。
2013年9月,城市建設研究院編制完成了《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朝陽污水處理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建設地點
擬建污水處理廠位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南部,福銀高速公路西側、河堤路北側。廠址中心地理坐標:北緯34°22′20.98″,東經108°48′07.38″。
3.設計建設內容
半地下污水處理廠、頂部覆土綠化。
4.污水處理廠工程概況
⑴ 建設規模
污水處理規模為5萬m3/d,本工程建設規模為Ⅳ類。
⑵ 項目組成及主要建設內容
本工程污水處理廠采用半地下建設,主要包括污水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化學除磷、消毒等主體工程,其次包括以污泥處理系統、配電、給水、鼓風、除臭等輔助公用工程。污水廠土建工程按遠期總規模布置,設備按近期5萬m3/d規模建設,配套再生水系統按規劃要求,按2萬m3/d 規模近期一次建成。
工程項目組成及主要建設內容見表1。
表1 污水廠工程項目組成表一覽表
項目組成
|
工程建設內容
|
|
主體工程
|
預處理系統
|
包括粗格柵(3條渠道、預留遠期1條渠道)和進水泵房、細格柵(3條渠道、預留遠期1條渠道)、旋流沉砂池等單體構筑物各1座,設計處理流量為2708m3/h
|
生物處理系統
|
包括改良型A2/O池1座(分2組并行運轉,含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
設計流量2083m3/h
|
|
深度處理系統
|
包括周進周出二沉池1座(分2組并行運轉)、污泥泵房、絮凝池/濾池(機械絮凝反應池、轉盤濾池)等單體構筑物各1座,設計處理流量為2708m3/h
|
|
消毒系統
|
尾水河道排放采用紫外消毒,建設紫外消毒渠1座,與絮凝池/濾池合建;設計流量2708m3/h
|
|
再生水系統
|
建設再生水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再生水泵房各1座,設計流量833 m3/h
|
|
輔助工程
|
鼓風系統
|
建設1座鼓風機房,內設羅茨鼓風機4臺(3用1備,預留遠期3臺安裝位置)、進出口配消聲器
|
污泥處理系統
|
建設1座污泥濃縮脫水機房(內設3臺帶預濃縮功能的帶式纖維布纖毛壓濾機,2用1備,污泥泵、軸流風機等)、儲泥池
|
|
加藥系統
|
建設加氯加藥間1座,內設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設備等
|
|
除臭系統
|
建設1座生物除臭池,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將粗格柵、細格柵、A2/O池、二沉池等地下建筑臭氣抽出后自下而上的通入除臭池,通過富集在填料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去除臭氣中有害成分,設計流量60000m3/h
|
|
公用工程
|
供電
|
電源為西咸新區市政電網,廠區建設北變配電間、南配電間、用電設備控制、室內外照明、防雷接地系統
|
給排水
|
辦公生活用水由秦漢新城市政供水管網提供,生產及輔助用水為本廠處理的再生水。廢水均納入污水處理系統統一處理,廠區建設給排水管網
|
|
供熱
|
新建1座鍋爐房,內設2臺燃氣鍋爐,用于廠區冬季采暖供熱。
|
|
通風
|
地下建筑設置通風系統,采用自然進風、機械排風方式。各建筑單體上部設進風豎井,單體內設通風機,對單體內散發臭氣進行收集,送至生物除臭池內進行除臭處理,換氣次數6~10次/h
|
|
自控
|
建設自動化系統,由中控室監控系統、PLC現場控制站,以及通訊網絡構成
|
|
空調
|
綜合辦公樓、值班室內設置空調器,選用柜式或壁掛分體空調,不設中央空調
|
|
辦公生活
|
1座4層綜合辦公樓,包括辦公室、中控室、化驗室等
|
⑶ 污水處理工藝
根據可研,污水廠擬采用改良后的A2/O工藝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二級生化處理,主要由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消毒處理等4個主要系統。各系統采取的工藝情況見表2。
表2 污水處理工藝選擇
項目
|
工藝名稱或流程
|
工藝特點及目的
|
|
污水處理
|
預處理
系統
|
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
|
去除來水中大顆粒污物、浮渣、砂粒等,避免堵塞后續單元的機泵或工藝管線
|
生物處理系統
|
帶回流污泥反硝化段的改良A2/O池
|
去除污水中的生化物質、脫除氮、磷。特點是在傳統A2/O工藝前端設置獨立厭氧段和缺氧段,可解決脫氮與除磷的矛盾,同時保證了脫氮除磷效果,又充分利用了碳源,減少投加碳源的費用
|
|
深度處理系統
|
周進周出二沉池+機械絮凝+轉盤濾池
|
進一步去除懸浮物和膠體粒子,降低出水濁度以及含在濁度物質中的BOD5、COD、TP以及各種寄生蟲卵和致病菌,使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
|
|
消毒系統
|
回用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
殺滅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細菌及病毒
|
|
河道排水采用紫外線消毒
|
殺滅污水中細菌及病毒,同時紫外消毒避免二氧化氯對天然水域形成鹵代物二次污染
|
||
污泥處理系統
|
帶預濃縮功能的帶式纖維布纖毛壓濾機脫水工藝
|
將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
|
|
除臭系統
|
地下建筑臭氣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
去除預處理、污泥處理及生化部分厭氧、缺氧區等地下建筑產生的惡臭氣體
|
5. 服務范圍與服務對象
⑴ 服務范圍:包括渭河北岸綜合服務區秦漢大道以西區(上林北路以東,秦漢大道以西,河堤路以北,蘭池四路以南圍合區域)及周陵新興產業園區全部區域,遠期包括空港新城南部區域排水,服務區總面積約36km2。
⑵ 服務對象:本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對象主要為收水范圍內居民生活區排放的生活污水,以及部分企業經過預處理的工業廢水和未經處理、但水質較好的企業工業廢水,不接納工業企業排放的有毒有害工業廢水。對于尚未進行預處理的工業廢水,要求企業必須處理到《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中二級標準、《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中規定的允許值或污水廠設計進水水質要求。
6. 建設工期
本工程工期預計21個月,計劃2015年4月完成污水廠生物調試及試運行,2015年5月正式運行。
7. 投資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工程計劃總投資18218.70萬元,采用BOT方式建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3。
表3 工程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覽表
序號
|
名稱
|
單位
|
數量
|
備注
|
1
|
污水處理規模
|
萬m3/d
|
5
|
近期工程
|
2
|
用地面積
|
hm2
|
4.67
|
|
3
|
建、構筑物占地面積
|
m2
|
22258
|
|
4
|
建筑密度
|
%
|
47.9
|
|
5
|
道路廣場面積
|
m2
|
8834
|
|
6
|
綠化面積
|
m2
|
15410
|
|
7
|
綠地率
|
%
|
33
|
|
8
|
勞動定員
|
人
|
35
|
|
9
|
用電量
|
萬kW·h/a
|
766
|
|
10
|
新水用量
|
t/a
|
1277.5
|
|
11
|
總投資
|
萬元
|
18218.70
|
8.選址可行性分析
① 污水廠選址符合西咸新區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規劃要求。
② 選址區域周邊無居住性建設用地,場地內無特殊地質情況,屬規劃預留土地,無征地拆遷等問題,便于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③ 選址位于排水服務區內地勢較低的區域,且距離尾水排放河道較近,便于污水收集管網和尾水排放管道的建設;
④ 選址交通、運輸及供水、供電較方便;
⑤ 污水廠廠區高于渭河河漫灘,不處于渭河洪水淹沒區。廠區污水經過進水泵房提升后,后續污水處理主要依靠重力流實現。高程布置較為合理。
綜合上述分析,污水廠選址符合西咸新區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規劃要求,處于排水服務區地勢較低處,距渭河較近,便于新區污水收集、輸送以及尾水排放,而且不影響新區的遠期發展。同時,該廠址周邊無居住性建設用地,一期工程無拆遷。選址基本可行。
9. 與法律法規、政策、規劃和規劃環評的相符性
⑴ 本工程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的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采用的污水處理、污泥處理技術分別滿足《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
⑵ 工程建設符合《咸陽十二五環保規劃》、《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分區規劃(2010-2020)》等相關規劃要求。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1.環境概況
⑴ 自然環境概況
秦漢新城范圍內,地勢中部高南北低,北部、中部為沖積平原,自西向東逐漸展寬降低,大部分海拔400m左右,地勢平坦。秦漢新城地質基礎是古老的華北階地,屬于變質花崗巖類地質。所在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冷暖、干濕分明。
⑵ 社會環境概況
污水廠廠址位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南部,福銀高速公路西側、河堤路北側。
污水廠工程周圍1km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點。目前,擬建場地周圍300m范圍內無環境敏感點。
2. 環境質量現狀
① 環境空氣
評價區內SO2和NO2小時濃度值和日均濃度值、PM10日均值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中二級標準限值要求;
H2S和NH3小時值全部低于《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限值;說明目前評價區環境空氣質量良好。
② 地表水
地表水監測主要為渭河。
監測統計結果表明,評價區內各監測斷面pH、揮發酚、硫化物、氰化物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其余監測項目各監測斷面均有不同程度超標,其中COD最大超標倍數0.5倍,BOD5最大超標倍數0.1倍,石油類最大超標倍數0.3倍。超標原因與評價區工業污染源排污、污水處理效率不高有關。
③ 地下水
在咸陽金鼎混凝土公司、河堤路兩側城市綠化取水點、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陜西分公司咸陽配送中心各布設一個點位,共3個。
監測結果表明,評價區地下水監測點位各項監測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中Ⅲ類標準限值,區域地下水水質良好。
④ 聲環境
擬建場地及周邊晝、夜間環境噪聲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區內聲環境質量良好。
3、評價范圍
⑴ 環境空氣
以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區為中心,半徑2.5km圓形區域為評價范圍,總面積約19.6km2。其中重點評價范圍確定為污水廠廠界向外500m。
⑵ 地表水
評價范圍為渭河,即污水廠出水排入渭河上游10km至下游10km,全長約20km,其中預測評價主要為下游10km范圍。
⑶ 地下水:污水廠邊界南北方向外擴1km,東西方向外擴500m。
⑷ 聲環境:廠界外1m及周邊200m范圍環境敏感點。
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及擬采取的主要措施與效果
1.主要污染物
⑴ 廢氣污染物
主要廢氣為惡臭氣體,主要污染物為硫化氫(H2S)、氨氣(NH3)。主要產生在格柵間、進水泵房、生化池、污泥池、污泥脫水機房等工序,產生方式主要是無組織排放。通過負壓抽風收集各個構筑物地下空間內的臭氣。
⑵ 廢水污染物
本污水廠主要接納秦漢西區,包括周陵新興產業園區、渭河北岸綜合服務西區(渭北文教組團、上林濱水居住組團)、渭城小鎮及空港新城南部的污水,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20%經二氧化氯消毒后作為再生水水源外送再生水管網,剩余部分經紫外線消毒后達標排入渭河。
⑶ 固體廢物
主要為污泥和生活垃圾。
① 污泥包括有柵渣、沉砂以及脫水污泥,其中柵渣、沉砂污泥設置收集箱,定期運至環衛部門指定地點統一處置;對濃縮脫水處理后的污泥在出廠前采用石灰進行穩定性調理,含水率低于50%以后,與柵渣、沉砂一起送當地生活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
② 生活垃圾設垃圾箱(桶)分類收集,定期交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⑷ 噪聲
主要噪聲源有各種污水泵、污泥泵、曝氣鼓風機等,噪聲級為80dB(A)~105dB(A),主要在半地下或者室內布置。
⑸ 生態影響方式
施工前期和施工期間的生態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原有地表植被、施工過程開挖整地壓占土地、改變原有土地利用功能等方面,棄土渣如若處置不當,將加劇人為水土流失,會對局部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2.環境保護目標
根據現場調查,污水廠工程周圍1km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點。目前,擬建場地周圍300m范圍內無環境敏感點。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表4。
表4 主要環境保護目標
污水廠項目
|
環境
要素
|
保護
對象
|
人口規模
|
相對于一期工程廠址
|
保護內容
|
保護目標
|
|
方位
|
最近距離(m)
|
||||||
地表水
|
渭河
|
/
|
S
|
540
|
地表水水質
|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標準
|
|
地下水
|
擬建場地周邊第四系潛水含水層和淺層和中層承壓水含水層
|
水質
|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93)Ⅲ類標準
|
3.主要環境影響及其預測評價結果
⑴ 環境空氣影響
由于項目所在地周圍300m范圍內無居民居住,周邊較空曠,距居民區距離較遠,因此,污水廠對居民的影響將會很小。
⑵ 地表水環境影響
① 正常排放:根據預測結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廢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后未利用部分排入渭河,在完全混合斷面,COD預測結果9.56mg/L、不超標;氨氮預測結果1.96mg/L、相應超標0.31倍 ,主要是現狀水質超標所致。在下游斷面,COD、氨氮預測結果分別為25.38mg/L、3.52mg/L,COD不超標,氨氮超標1.35倍,主要是現狀超標影響較大。與現狀值相比,COD增加值0.18mg/L、氨氮增加值0.03mg/L,增值較小,影響較小。
② 非正常排放:污水廠發生設施調試或者其它事故排放,污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入渭河,在完全混合斷面,COD預測結果15.13mg/L,不超標,氨氮預測結果2.50mg/L、超標0.67倍 ;在下游斷面,COD、氨氮預測結果分別為30.90mg/L、4.04mg/L,分別超標0.029倍和1.69倍,主要是現狀超標影響較大。與現狀值相比,COD增加值5.70mg/L、氨氮增加值0.55mg/L,增值占相應標準的18.96%和36.8%。增值較大,一旦發生非正常排放,將會加劇渭河水質的污染程度,對地表水影響較大。因此,污水廠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防止污水廠非正常排放發生。
⑶ 地下水環境影響
① 廠區污水處理設施基本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阻隔了廢水下滲途徑,廢水一般不會直接滲入地下土壤進而污染地下水。
② 工程處理后的廢水排入渭河,正常情況下對渭河水質影響較小,通過地表水入滲補給對沿岸地下水的影響較小。
總體上,工程自身運行對地下水影響較小。同時污水廠工程建設有利于保護當地地下水資源,防止工業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放而污染地下水。
⑷ 聲環境影響
廠界噪聲預測結果表明在采取了工程可研及環評提出的降噪措施后,污水廠一期建成后運行噪聲對廠界貢獻值均在39.1~49.9dB(A),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晝、夜間要求,不會產生超標排放。
⑸ 固體廢棄物影響
經處理后,污泥含水率低于50%,外送當地生活垃圾場處置,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影響較小。
⑹ 社會環境影響
工程征地范圍及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無村民拆遷、搬遷等行為。本工程是利好項目,將會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雙贏,實現可持續發展。
⑺ 生態環境影響
在對施工過程場地四周設圍墻,對土方貯存點設土工布圍欄,四周設截水溝情況下,場地施工土方不會隨雨水流出場地,則不會產生新的水土流失影響,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較小。
4.污染防治措施
⑴ 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① 污水廠采用“半地下池體加蓋+頂部覆土綠化”建設型式,通過負壓抽風收集各個構筑物地下空間內的臭氣,采用物化+生化除臭工藝,減少惡臭氣體的產生;同時對污水、污泥處理建構筑物盡量封閉。
② 加強處理設施周邊及廠區、廠界外綠化;在污水處理建構筑物周邊合理采取灌、草、木結合的綠化體系,栽植對臭氣有一定吸附作用的喬、灌木和花卉,在廠區周圍種植高大喬木隔離屏障等措施,是降臭除臭的有效方法。
③ 對柵渣、污泥等散臭污物及時處理,經常性的開展衛生清掃和噴灑藥物,防止蚊蠅孳生。
④ 污水廠一期初步設置300m環境防護距離。目前,該環境防護距離內無居民等環境敏感點。要求環境防護距離不得新建居住區、醫院、學校等環境敏感點。
⑵ 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采用改良后的A/A/O工藝處理,主要包括格柵、旋流沉砂池、生化池(含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二沉池、污泥泵房、絮凝池/濾池(機械絮凝反應池、轉盤濾池)、紫外消毒渠等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水質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② 對于工程廠區運行自身產生的設備、生活污水等污廢水,排入廠區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③ 污水廠尾水20%經二氧化氯消毒后作為再生水水源外送再生水管網,剩余部分經紫外線消毒后達標排入渭河。
⑶ 噪聲控制措施
① 設備選用低噪聲設備;
② 平面布置應將地面強噪聲設備遠離廠界,將其盡量布置在廠區中間;
③ 鼓風機布置在地下,設備進、出口安裝消聲器。
④ 將各種污水泵、污泥泵等泵類設備進行地下布置或者布置在專用泵房內,嚴禁露天放置。同時泵的進出口接管做彈性連接,在安裝時進行基礎隔振、減振處理,設備的傳動部分加裝防護罩;
④ 排風機應加裝消聲器,并布置在相應的構建筑物內;
⑤ 污泥脫水機、污泥濃縮機應布置在脫水間內,安裝時進行基礎減振、隔振處理。同時應對脫水間設雙層密閉卷簾門,加強隔聲效果;
⑥ 加強廠區廠界綠化設計,合理的綠化可降噪2~3dB(A)。
⑷ 固體廢棄物處置措施
① 對濃縮脫水處理后的污泥在出廠前采用石灰進行穩定性調理,含水率低于50%以后,與柵渣、沉砂一起送當地生活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要求落實污泥管理臺賬和轉移聯單制度、規范污泥收運行為。
② 評價要求在可研設計脫水技術的基礎上,采用石灰等無機藥劑對污泥進行干化穩定化調理,提高污泥橫向剪切力,保證出廠污泥含水率低于50%。
③ 柵渣、沉砂與生活垃圾一起外送當地生活垃圾場處置。
⑸ 綠化:污水廠綠地率33%,要求設綠化專項資金。
⑺ 環保投資
工程投資約18218.70萬元,屬于一項環保工程,工程投資即為環保投資。由于污水廠自身運行期間也會產生一定的污染物,需要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估算自身環保投資約844萬元,主要為廢氣、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及綠化投資
5.經濟損益分析
工程的建設將有利于保護周邊生活環境,有效控制新區及下游城市、農村地區水污染,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了渭河地表水質量,提高區域環境質量,優化新區投資環境,增強新區總體競爭力,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工程的實施將有助于新區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協調發展。從環境經濟效益角度分析,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6.環境監測計劃及環境管理制度
⑴ 污染源及環境監測計劃
建設、生產期污染源和環境監測可委托當地環境監測站承擔,環境監測采樣、樣品保存分析方法按國家環保總局編制《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測量方法》等有關規范執行。
污水廠應健全污染源監控和環境監測技術檔案,接受當地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指導、監督和檢查。
建設期環境監測類別、項目、頻次等見表5, 生產期污染源與環境監測見表6。
表5 施工期環境監測計劃表
監測類別
|
監測項目
|
監測點位置
|
監測點數
|
監測頻次
|
場界噪聲
|
Leq(A)
|
施工場界四周
|
4
|
每季一次
|
環境空氣
|
TSP
|
施工場地上、下風向
|
2
|
每季一次
|
表6 污水廠運行期污染源及環境監測計劃表
類別
|
污染源
|
監測項目
|
監測點位置
|
監測頻率
|
控制指標
|
|
污染源監測
|
無組織排放廢氣
|
格柵、進水泵房、沉砂池、生化池、污泥池、污泥濃縮脫水
|
NH3、H2S、臭氣濃度
|
各廠界或防護帶邊緣的濃度最高點(4個點)
|
每季1次
|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氣體二級標準
|
廢水
|
污水處理廠
|
水溫、水量、PH值、COD、NH3-N、
|
進口、排放口
|
在線監測
|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中A類標準
|
|
BOD5、SS、TP、TN等
|
每季1次
|
|||||
噪聲
|
廠界噪聲
|
Leq(A)
|
廠界四周(4個點)
|
每季1次(晝、夜各1次)
|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
|
續表6 污水廠運行期污染源及環境監測計劃表
類別
|
污染源
|
監測項目
|
監測點位置
|
監測頻率
|
控制指標
|
|
環境監測
|
環境空氣
|
NH3、H2S
|
長慶井下生產科研中心
|
每季1次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居住區
|
|
噪聲
|
Leq(A)
|
長慶井下生產科研中心
|
每季1次(晝、夜各1次)
|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
|
||
地下水
|
pH值、總硬度、氨氮、硝酸鹽氮、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氮、砷、氟化物、汞、硫酸鹽等
|
咸陽金鼎混凝土公司、河堤路兩側城市綠化取水點、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陜西分公司咸陽配送中心
|
每年3次,即枯、平、豐水期各1次
|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
|
⑵ 環境管理制度
工程建設單位應強化污水廠環境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工廠實際環境管理機構與各項規章制度。具體環境管理制度內容見表7。
表7 環境保護管理制度表(建議)
項目
|
主要內容
|
環保管理制度
|
1、制定內部環境保護審核、例會制度
|
2、環境質量管理目標與指標統計考核制度
|
|
3、清潔生產管理與審計制度
|
|
4、內部環境管理、監督與檢查制度
|
|
5、環保設施與設備定期檢查、保養和維護管理制度
|
|
6、環境保護定期、不定期監測與污染源監控計劃制度
|
|
7、環境保護檔案管理與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管理規定
|
|
8、制定環境風險事故報告制度
|
|
9、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與培訓制度
|
|
10、環境保護崗位職責獎懲制度
|
四、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工程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的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也符合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分區規劃等相關規劃要求,污水廠工程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先進可行,處理后的水質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達標排入渭河對地表水水質影響較小。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項目在認真落實環評報告和設計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切實執行“三同時”的前提下,是可行的。
五、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北京中天潤博水務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西安市高新區唐延路3號旺座國際D座1101室 郵編:710075
聯 系 人:張經理 聯系電話:13772009992
傳 真:029-83341337
環評單位: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地 址:西安市友誼東路438號 郵編:710054
聯 系 人:劉 工 聯系電話: 029-87821765
傳 真:029-87821765 電子信箱:xadkshp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