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記者從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得到消息: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于本月1日開始蓄水,并于明年向京、津、冀、豫四省市供水,一期工程年調水量將達95億立方米。
位于豫鄂兩省接合部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也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總面積745平方公里,其中,淅川縣境內水域面積為362平方公里。正常蓄水后,庫區水域面積將增加到1050平方公里,屆時,淅川縣境內水域面積將達546平方公里,占庫區總面積的52%。
今年8月底,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及陶岔渠首大壩工程通過蓄水驗收,標志著丹江口水庫正式具備蓄水條件。與此同時,《丹江口水利樞紐2013年秋季防洪與蓄水調度運用方案》也得到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的批復。
根據長江防總提供的有關數據顯示,10月1日以后,丹江口水庫可逐步蓄水至170米高程。蓄水期間,下泄流量應在每秒600立方米以上。秋汛水位調整后,在滿足樞紐和漢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基礎上,丹江口水利樞紐將根據漢江上游來水情況,盡可能多地攔蓄入庫水量,為樞紐工程轉入正常運行創造條件。
另據介紹,為確保丹江口水庫水質安全,地處核心水源區的淅川縣先后關停并轉小冶金、小化工企業350家,并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森林覆蓋率由5年前的29.1%提高到現在的45.3%。該縣還環繞丹江口水庫建成了湖桑、竹柳、茶葉、金銀花、石榴、玫瑰等12萬余畝的生態長廊,形成了一道綠色護水屏障。
“蓄水前夕,我們還對境內環丹江口庫區可能存在污染的項目進行為期100天的全面拉網式排查整治。”淅川縣委書記馬良泉說,淅川還建立健全水源地水質保護長效監管機制,成立2000人的專業護水隊伍,全方位、全天候呵護水質,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
2014年丹江口水庫向京津冀豫四地供水
時間:2013-10-10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闕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