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 4.0:Festo 積極參與多項合作科研項目
Festo 致力于為未來生產研究新技術和解決方案
以“產業集成化,未來趨勢”為主題的 2014 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著眼于介紹“工業 4.0”的概念及其實際推行。對于 Festo,這意味著對“工業 4.0”的各個方面進行大量研究。為此,公司參與了一系列合作科研項目——包括 OPAK、MIKOA 和 MetamoFab,并在與此主題相關的各種組織中表現活躍。
對于未來生產,Festo 采用全局性方案:自動化技術制造商正致力于聯網整體系統的基礎技術,同時也關注人機交互以及為未來生產領域的下一代雇員提供基礎和高級培訓。Festo負責 企業研究和技術的副總裁Peter Post 博士認為,在通往產業集成化的道路上,Festo 關注于三大方面:“一方面,對于帶有傳感器、執行器和通訊模塊等大量集成功能的元件的需求日益旺盛。此外,越來越多的任務從更高層級的控制轉為元件級控制。最后,人類在未來生產中的角色也必須重新定義。Festo 對這些方面都在進行應用性研究。”
Festo 面向“工業
為了開發實施工業 4.0的具體方案,Festo 參與了許多合作研究項目,涉及未來生產的各個方面 – 例如,OPAK、MIKOA 和 MetamoFab 項目。
OPAK
Festo Didactic與研究和工業領域的七個合作伙伴積極參與項目“OPAK – 功能導向性建筑設計中用于自治性機電自動化元件的開放工程平臺”。作為“工業
ESIMA
在 ESIMA 項目(能源自治性傳感器以及與移動用戶的互動)中,作為“聯邦教育和研究部 (BMBF)”微系統框架項目的一部分,Festo 與多個項目合作商協作,為生產過程共同開發優化資源效率的方案,其中,能源自治性傳感器至關重要。ESIMA 的目標是通過無線傳感器來簡化設備能耗的檢測,并在生產環境中通過移動設備傳輸數據。通過離散型信息系統實現人機通訊。使用各種移動設備(如平板電腦)來提供關鍵能源數據和能耗走勢。
MetamoFab
在網絡項目 MetamoFab(同樣由“聯邦教育和研究部”資助)中,Festo 與西門子公司、英飛凌科技公司、Fraunhofer 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 (IPK) 以及眾多合作伙伴精誠合作,開發工業解決方案,將已有的生產設施改造成智能網絡化工廠。這一項目必須擴展至所有相關方,如操作員、機械、工件和信息技術設備。 Festo將在新的 Scharnhausen 技術工廠的試驗區域測試和推行已獲取的知識。
“這三個項目完美闡釋了 Festo 在‘工業 4.0’領域的各項研究活動,”Festo 未來技術總監Volker Nestle 博士說。對于合作項目和合作組織的聯合工作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Nestle 博士認為:“通過跨組織界限的合作,創新過程可以加快步伐,而日益復雜化的技術難題也可以在齊心協力下迎刃而解。”
積極參與“工業 4.0 平臺”
Festo 在“工業 4.0 平臺”的“管理董事會”和“指導委員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該平臺的目的是加速“聯邦政府高科技戰略”的“工業 4.0 未來項目”的進程。在此框架內,公司與其他科研和工業合作伙伴積極合作,為“工業
SmartFactory(智能工廠)計劃的成員
Festo 在 2013 年加入了獨立于制造商的 SmartFactory 計劃。其目標是將新技術和概念集成至工廠自動化環境中。“作為 SmartFactory 的成員,我們不僅可以與其它工業公司及科技團體密切合作,還有可觀的實際優勢:我們可以在實際條件下對不同制造商生產的智能元件之間的協同合作進行測試和開發,”Peter Post 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