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迷蒙細雨,湘潭電化的廠區略顯老舊。
當天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湘潭電化方面提及,2014年首要工作,就是啟動新基地的建設和搬遷工作。
根據《湖南省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湘潭電化將進行整體搬遷。“搬遷現在還沒有確定的時間表,仍在等待補償方案最終確定。”湘潭電化證券事務代表汪詠梅透露。
對于電解錳主業連續虧損的湘潭電化來說,搬遷或許不僅僅是生產地址的變動,更是為下一步污水處理資產注入和資本運作打開空間。
電解錳主業繼續虧損
對于湘潭電化來說,2012和2013是異常艱難的兩年——2012年每股虧損0.35元,2013年每股盈利4分錢。
翻閱近兩年的公告不難發現,由于市場不景氣,湘潭電化的電解錳生產線停停開開,2013年初全面復產后也并未讓當年業績有實質提升。
年報顯示,2013年凈利潤雖然同比增長111.57%,但這主要得益于5000多萬的政府補助,其主業營業利潤依然虧損4455萬。
電解錳市場目前看不到明顯的回暖跡象,主業日子難熬,靠補助也不是長久之計,“另謀生路”已經成為湘潭電化的必然選擇。
轉型污水處理專業平臺
2月13日,湘潭電化與振湘國投簽署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協議,擬向振湘國投非公開發行2212.50萬股,收購其持有的湘潭市污水處理公司100%股權。振湘國投正是湘潭電化的間接控股股東。
“污水處理項目盈利能力很不錯,但短期對業績提升還是有限的。畢竟其2014年預測營業收入也就6270萬,相較于公司2013年營業總收入70807萬,占比不到10%。”汪詠梅告訴記者,污水處理公司2014年凈利潤預計有1477萬元,或多或少會有利于公司改善盈利狀況。
“我們未來還可能收購兩塊污水處理項目,會等到這些資產盈利穩定以后優先放到上市公司里面。污水處理項目前期投入多,資金方面,大股東應該會和當地有關部門協商,盡量不增加上市公司的負擔。”汪詠梅表示。
此前湘潭電化的定增預案也提到,振湘國投承諾,收購完成后將確保湘潭電化作為集團污水處理業務的專業發展平臺;此外,《湘潭市河東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和《湘潭市河東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已經立項,目前均未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