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未來國內明星產業
垃圾處理:中國垃圾處理行業起步晚,但通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國垃圾處理產業初具規模,垃圾處理市場容量有了顯著增加,市場滲透率迅速提高,進入環衛行業的企業數量也在迅猛增加。現在我國的垃圾處理市場已經從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并正向成熟期邁進。隨著環境問題逐漸被重視,節能、環保成為各國的發展主題,已經開始為垃圾處理提供產業發展的機會。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長速度為8.42%,而中國垃圾增長率達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產生4.9億噸垃圾,僅中國每年就產生近1.5億噸城市垃圾。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在如此巨大的垃圾壓力下,有理由相信,垃圾處理產業會成為未來國內的明星產業。
重點關注:在垃圾處理行業中產業鏈一體化企業的發展將更具優勢,行業市場集中度預計將向優勢企業集中,重點關注業務全面的桑德環境、瀚藍環境以及滲濾液龍頭維爾利。
固廢產業有望進入快速發展期
工業固廢處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證》兩部政策的出臺,工業廢物處理行業開始沐浴甘霖。市場預測“十二五”行業投資規模將達8000億元,從投資占比情況來看固廢處理占比由“十一五”的9.7%提高到23.5%,市場空間廣闊,固廢產業有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重點關注:細分行業尋優勢企業,工程、運營創造市場機會,重點關注北新建材、中礦環保、圣萊達等。
電子垃圾政策助力發展
電子垃圾處理:較工業固廢回收利用,我國對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行業發展的政策傾向明顯。從強化環境保護的考慮,到“變廢為寶”的愈發重視;從“家電以舊換新”為行業帶來的新契機,到即將出臺的可能引起行業變革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政策助力行業發展貫穿始終。
重點關注:目前電子垃圾處理能力達到500萬臺/年的企業,僅格力電器、中再生、格林美三家公司,其中格林美受益于廢棄電子產品行業發展的敏感程度會更高。
固廢行業上市公司或有潛力
我國固廢處理行業起步較晚,發展也落后于污水處理、煙氣處理等行業。
據了解,90年代歐美國家已著手研究并開發廢舊干電池、燈管、醫療垃圾等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技術。現已實現了大規模的商業化運營,并相應的建立了完善的回收體系和與之匹配的法律法規。歐美國家的生產與處理已達到了一種平衡,從而有效地保護了環境。與國際環保巨頭相比,我國的環保企業還處于發展的初期,成長空間值得憧憬。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批企業能夠把握機會迅速成長壯大起來。
結合海外環保企業的發展經驗,從經營定位、拓展潛力、創新能力三方面因素來綜合考量固廢處理行業上市公司的成長潛力,重點推薦瀚藍環境、桑德環境、維爾利、東江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