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為1973年成立的廣東省地熱研究室。1998年4月原中國科學院廣州人造衛星觀測站并入廣州能源所。
廣州能源所為中國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與發展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清潔能源工程科學領域的高技術研究,并以后續能源中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為主要研究方向,兼顧發展節能與能源環境技術,發揮能源戰略的重要支撐作用,形成一主兩翼一支撐的格局。研究所“一二四”發展規劃,一個定位: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利用;二個重大突破:生物質能源高值化轉化與規模化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獨立系統應用示范;四個重點培育: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與開發研究,海洋能/深層地熱規模化發電關鍵技術,太陽能直接利用功能材料及關鍵技術,低碳發展及能源戰略研究。
廣州能源所建有國家可再生能源綜合技術國際研發中心、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生物質能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低碳經濟技術研究中心、作為依托單位與其他單位共建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廣東省新能源生產力促進中心、廣東省清潔發展機制(CDM)技術研究服務中心、廣東省可再生能源綜合技術國際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廣州市新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是國家“生物質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
廣州能源所在職職工390人,現有科研人員302人。其中高級職稱103人,中級職稱109人,博士128名,中、高級科技人員45歲以下的占80%。現設有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2個:工程熱物理與動力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二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3個:環境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和海洋地質,共有在學研究生169人(其中碩士生106人、博士生63人),并設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在站博士后5人。
建所以來,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百余件,其中有80多項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獎勵,共申請國家專利790余件,申請PCT6件,獲國家專利440余件。在國際合作方面,與美國、日本、意大利、韓國、瑞典、德國、丹麥、南非、澳大利亞、巴西、香港等五大洲的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及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近幾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專利優秀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等。目前在研縱向項目402項,其中主持國家973項目1項、課題5項,863項目1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6項,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3項,國際合作項目24項,地方政府科技項目122項等。
廣州能源所目前擁有價值9500多萬元的科研裝備,包括通用儀器設備4400多萬元、專用儀器設備和系統5100多萬元,建有公共科技條件支撐平臺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所有五山園區和黃花崗園區,同時建有2個實驗基地(廣東博羅中試試驗基地、廣東三水中國科學院能源環境技術創新育成中心)。
廣州能源所為中國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與發展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清潔能源工程科學領域的高技術研究,并以后續能源中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為主要研究方向,兼顧發展節能與能源環境技術,發揮能源戰略的重要支撐作用,形成一主兩翼一支撐的格局。研究所“一二四”發展規劃,一個定位: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利用;二個重大突破:生物質能源高值化轉化與規模化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獨立系統應用示范;四個重點培育: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與開發研究,海洋能/深層地熱規模化發電關鍵技術,太陽能直接利用功能材料及關鍵技術,低碳發展及能源戰略研究。
廣州能源所建有國家可再生能源綜合技術國際研發中心、中國科學院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生物質能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低碳經濟技術研究中心、作為依托單位與其他單位共建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廣東省新能源生產力促進中心、廣東省清潔發展機制(CDM)技術研究服務中心、廣東省可再生能源綜合技術國際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廣州市新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是國家“生物質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
廣州能源所在職職工390人,現有科研人員302人。其中高級職稱103人,中級職稱109人,博士128名,中、高級科技人員45歲以下的占80%。現設有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2個:工程熱物理與動力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二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3個:環境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和海洋地質,共有在學研究生169人(其中碩士生106人、博士生63人),并設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在站博士后5人。
建所以來,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百余件,其中有80多項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獎勵,共申請國家專利790余件,申請PCT6件,獲國家專利440余件。在國際合作方面,與美國、日本、意大利、韓國、瑞典、德國、丹麥、南非、澳大利亞、巴西、香港等五大洲的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及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近幾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專利優秀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等。目前在研縱向項目402項,其中主持國家973項目1項、課題5項,863項目1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6項,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3項,國際合作項目24項,地方政府科技項目122項等。
廣州能源所目前擁有價值9500多萬元的科研裝備,包括通用儀器設備4400多萬元、專用儀器設備和系統5100多萬元,建有公共科技條件支撐平臺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所有五山園區和黃花崗園區,同時建有2個實驗基地(廣東博羅中試試驗基地、廣東三水中國科學院能源環境技術創新育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