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國家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到瀚藍環境投建、南海綠電運營的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調研,對產業園給予了充分肯定,并當場表示要號召全國260多個市長前去學習。
在全國備受矚目,被譽為“南海模式”的南海固廢環保產業園,究竟有何魅力?6月21日,南海綠電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海綠電”)董事、副總經理常光在“2014(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從園區概況、特點、項目三方面對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進行了全面揭秘。
常光首先介紹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概況稱,整個園區是由兩個1500萬噸/日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和600噸/日的滲濾液處理廠、一個1000噸/日的污水處理廠、一個500噸/日的污泥干化廠、一個300噸/日餐廚垃圾處理廠、外圍的10個垃圾中轉站共同組成,并有煙氣處理設施、飛灰固化處理設施。
常光透露,園區所有項目在今年年底將會全部建成,總投資達22億元,占地350畝,由瀚藍環境投建,瀚藍環境全資子公司南海綠電負責運營。
有媒體用“垃圾互相利用”來形容南海固廢環保產業園的特征。常光從四個方面概括了園區特點:完整產業鏈、循環利用、資源共享、園城融合。他從園區各個項目之間的關系具體闡釋了循環利用、資源共享的特點。他介紹,所有項目可共用垃圾發電廠的熱源,所有臭氣再送到垃圾發電廠,所有廢水在污水處理廠進行妥善處理,上游的廢物是下游的原料,實現了真正的循環利用。
其中,南海綠電污泥處理項目是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的一大亮點,依托園區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實現了污泥安全、環保、經濟的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
干化污泥與垃圾協同焚燒,是否會對垃圾焚燒產生重大干擾?污染排放又能否達標?常光表示,南海綠電對此進行了反復的實驗,期間對煙氣、爐渣、二噁英等排放物也進行了多次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在垃圾焚燒中摻燒10%的污泥,對垃圾焚燒、污染物排放總量和結構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實現生活垃圾等固體廢棄物資源共享、循環利用和集約化處理,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無疑是國內固廢處理行業具有創新意義的一個案例。常光也表示,希望南海綠電的探索能為我國廢物處理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經驗。
南海綠電常光:揭秘南海固廢環保產業園
時間:2014-06-21 來源:中國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