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附屬產品,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近年來,隨著城市污水處理量的增加,污泥的產生量也在增加。目前,山西太原市市區有7個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500余噸污泥。
據太原市城管委負責人介紹,我國的污泥處理原則是“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但至今未形成較為統一的污泥處理、處置理念。2000年以來,污泥的處理、處置逐漸由過去的濃縮、脫水、干化、簡易堆放等初級處理發展到衛生填埋、堆肥發酵、干化焚燒等技術上來。
污泥中有機質、氮、磷、鉀含量豐富,目前,太原市90%以上的污泥經過堆肥處理后成為肥料,由于污泥中含有重金屬成分,雖然達到了相關排放要求,但太原市嚴禁其進入農田,主要用于園林、山林綠化及生態修復等。剩余的約10%的污泥則被干化焚燒處理。據了解,目前,太原市有2家污泥堆肥處理企業,每處理一噸污泥可得到36元的政府補貼。
山西太原市污水廠污泥變身綠化肥料
時間:2014-08-11 來源:中國農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