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整治長效監管兩手抓 杭州污水處理廠對癥下藥
如何有效減少污水處理廠的廢氣、減輕氣味,讓污水處理廠更好地成為一項環保工程,是杭州市一直在探索和實踐的課題。
杭州市七格污水處理廠,是當前杭州市主城區唯一正在運行的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在有效處理城市污水、保護河道水質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等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臭氣,容易影響周邊環境。
如何有效減少污水處理廠的廢氣、減輕氣味,讓污水處理廠更好地成為一項環保工程,是杭州市一直在探索和實踐的課題。
據了解,七格污水處理廠的一、二、三期工程建設過程中,已經配套建設了一系列臭氣防治設施——在進水預處理區、生化處理區、污泥處置區進行加蓋密閉,把臭氣進行統一收集處理后再排放等等。
但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而言,環境治理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為了進一步減輕污水處理廠廢氣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市級相關部門采取深化整治和長效監管雙管齊下的方式,對七格污水處理廠廢氣處理工程進行提升改造,并通過日常監管和監督監測約束廢氣排放行為。
開展廢氣處理提升改造廢氣減排取得階段成績
對癥下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七格污水處理廠的廢氣主要來源于污水處理、污泥處置這兩個工藝過程。針對這些特點,相關部門組織污水處理廠各運營單位制定了專項方案,并邀請了國內專家對整治方案進行論證、優化。
七格污水處理廠的廢氣處理提升改造工程涉及多個階段、多種項目。市建委主動牽頭,督促污水處理廠各運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加快整治工程。
在七格二期,改造工程采用“CYYF城鎮污水廠全過程除臭工藝”,這套工藝的核心是把含有組合生物填料的培養箱安裝在污水處理廠生物池內。這樣能有效去除污水處理廠中各構筑物的惡臭物質,實現污水處理廠惡臭的全過程控制。據介紹,這項工程已經在今年8月完成施工,在9月進入調試驗收階段,已經產生了效果。
在原有除臭設施的基礎上增加生物除臭裝置,是針對七格三期采取的廢氣處理提升改造工程。在提標改造后,預計除臭裝置排出口設計臭氣濃度為100。該改造項目預計在本月底完成。
此外,廢氣處理提升改造工程還包括對七格污水處理廠的一、二期開展污泥深度脫水改造項目。據介紹,這套工藝采用光催化除臭系統,新增了廢氣吸收塔系統、光解除臭設備以及制冷機組等設備,并安裝了廢氣收集系統、對廠房整體實施堵漏封閉處理等,能達到臭氣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目的,減少臭氣的排放量。這個項目已經于今年8月完成了工程施工,目前正處于調式運行階段。
從當前的運行效果來看,改造項目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污泥轉化調理階段的廢氣量由原先的每小時8000立方減少到每小時3000立方左右;臭氣由900左右降低到400左右(排放標準為6000)。吸收塔排放廢氣由原先的每小時45000立方減少到每小時20000立方左右,臭氣由900左右降低到500左右(排放標準為6000)。
現場檢查和監督監測相結合惡臭濃度逐年下降
環保部門是環境的守護者,承擔著監管、檢測的重大責任。一直以來,環保部門十分重視對七格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監管。
除了日常巡查之外,市環保局還每月不定期開展4次左右的現場檢查,督促已建成的各項廢氣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確保各項治理設施正常運行,避免異常排污行為的發生。
“從日常現場檢查情況看,各單位能夠及時對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各項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基本上保持正常運行。”
對七格污水處理廠而言,廢氣帶來的惡臭是影響周邊環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市環保局在加強現場檢查的同時,也加強了對惡臭廢氣的監督監測。
2014年以來,市環保局已開展4次監測。從監測結果看,廠界臭氣濃度均小于10(10為最低檢出限,廠界臭氣濃度的國家標準為20),廠界的H2S濃度、NH3濃度均低于國家標準。同時,監測人員還對七格小區部分點位臭氣濃度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基本達到10以下(國家無居民區臭氣濃度標準)。經梳理對比2012年以來的監測結果,惡臭濃度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
接下來,環保部門將繼續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和監測,督促七格污水處理廠加強廢氣收集以及處理設施的維護,并繼續深化廢氣治理工程,最大限度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