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在永豐鎮八疊村看到,在轟鳴聲中,兩輛挖掘機正在緊張作業著,為鋪設管道做前期工作。據了解,受前期設計單位拖延影響,永豐鎮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進程一度排在全市后位。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永豐鎮全鎮上下齊心打造農村污水治理的“破冰船”,強勢推進治水工作。
正式施工后,永豐鎮、村兩級與監理方三方共同強化對施工單位的監管。項目村的駐村干部每天下村檢查,監理方每村明確一名專監,對本村工程的質量負全責。“施工時的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的,一個地方沒有做好的話就要影響到全局,所以我們監理在現場盯牢,要讓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設計來。”來自監理單位的總監方美萍說:“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碰到了問題,那么我們就馬上商量出方案,跟領導匯報后,采取措施。”
此外,該鎮還要求建立日志管理體系,施工單位要有施工日志、監理公司要有監理日志,鎮指揮部對此不定期抽查。
為了提高辦事效率,永豐鎮把農污水治理與“一事一議”“美麗鄉村”“農民康居工程”等項目有機銜接起來。該鎮副鎮長陳惠蓉告訴記者,八疊村的“一事一議”內容為村道路建設,他們把“一事一議”與農污水治理一同施工,既節約成本,又減少重復施工的麻煩。為了讓施工方、監理方等單位更好地銜接,永豐鎮政府在各單位間開啟“直通車”,使原來繁瑣的程序都盡量一步到位。“在管材申報的時候,我們就把監理方、設計方、施工方召集在一起,進行現場辦公,使原先需要一個星期時間才能辦好的管材申報工作在一天內就完成了。”
吳大爺是永豐鎮下吳村的“專業宣傳人才”,一開始村里人對農污水治理有抵觸心理,于是幾個和吳大爺一樣思想較開明的人一起組建了自己村的“宣傳隊”,跟大家宣傳農污水治理的好處。下吳村不僅有自己的政策宣傳隊,還有政策處理隊和質量監督隊,分別專門負責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和對工程質量、進度進行監督。
行政村是農污水治理的主戰場,像下吳村一樣,全鎮各村都用“自己的話”宣傳,用“自己的人”監督,使各行政村上下都形成了治理農村污水的良好氛圍,更加利于全鎮的農污水治理工作的推進。
“知恥后勇”治污水,爭教江河換新顏。在第四季度,永豐鎮掀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熱潮。永豐鎮采取全域納管的模式,將污水管道通村到戶,村村鋪設污水主干管,每個村自建污水處理終端,爭取雨污分離,從源頭治污。此次永豐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共投資963萬元,涉及到21個村2000多戶,分三個標段,計劃三個月完成全部工程。永豐鎮預計3年內將完成76個村的治理任務,3年內使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蓋率達到97%以上。(記者 陳浩 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