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一掃,即可免費申請加入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288位水行業代表了)
泥圈觀點:污泥垃圾協同焚燒需要注意的問題
昨日,本人在“污泥動態”(微信訂閱號:wunidongtai)發布了題為“對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污泥的思考”的文章,在微信群“泥圈•促進會”發布后,引起了眾多專家的熱議,兩小時內專家們針對該話題的討論有數百條,經熱心專家整理,形成了幾條主要意見,今日轉發,供“泥人”參考。
1、傳統水泥窯不能直接用于污泥和固體廢物焚燒,必須進行改造后方可用于污泥和固體廢物焚燒。污泥焚燒處理,最佳方式是進入流化床垃圾焚燒爐或水泥窯協同焚燒,但是也有個別地方在進行爐排爐焚燒的探索。流化床技術焚燒固體廢物,應該嚴格控制摻燒比例不超過5%。
2、水泥窯協同焚燒污泥分為脫水污泥直接投加和污泥干化后投加兩種方式。有泥友認為,直接投加,需要增加的投資成本相對較少、環境影響小,在中小城市相對容易應用。污泥干化后投加,投資成本高,發展空間有限。但也泥友認為,濕污泥絕對不能直接投加到水泥窯中,無論是原料還是做燃料都說不通;做原料影響產品,做燃料熱值為負。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工程技術規范中規定:含有有機質的污泥嚴禁以生料或煤粉喂料方式入窯。
3、直接投加含水率高的污泥進行協同焚燒,濕污泥會影響窯爐溫度等工藝參數,因此要嚴格控制好工藝條件和摻燒比例。
4、水泥窯協同焚燒固體廢物或污泥,氯的控制采用旁路放風,應該加強產品和尾氣監測。污泥單獨焚燒,汞排放容易超標。
5、水泥窯協同焚燒污泥在某些特定地區可能會取得成功,但這種模式能否作為普適性的方向仍有待實踐經驗。利用水泥窯協同焚燒生產生態水泥,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但是存在成本偏高、設施運行和產品質量不穩定、停機檢修時污泥沒有出路等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它只能作為污泥處理設施的補充。
6、部分垃圾焚燒廠過度關心經濟效益,追求超負荷焚燒垃圾,以獲取更多上網電量和補貼。這種管理思維不利于環保達標排放。
討論者: @高海鳴•UCS@張小可•上海環境@吳春旭•清華北控@何捷•中國建材總院 @陳俊•中科博聯@陳同斌•環境修復 @顧驚雷•無錫國聯 @朱雷•德國琥珀環保@方朝軍•杭州錦江 @舒浩•時代環保 @申雄兵•E+H湖南 @張傳向•同方環境@侯璐璐•污泥促進會 @劉智曉•首創股份 @林云青•青島新天地@朱芬芬•中國人民大學 @王慧娟•中科博聯 @蘇志華•華星香港 @張大鵬•昌邑金絲達環境 @李瓚•北京思潤迪 @舒浩•時代環保等。
總結人:@高海鳴•UCS@張小可•上海環境@吳春旭•清華北控@陳同斌•環境修復
微信公眾號:污泥動態 (wunido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