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一掃,即可免費申請加入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335位水行業代表了)
固廢行業處在一個不斷變革的時代。在12日召開的“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 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固廢產業業態和競爭存在諸多顛覆性變化的可能,產業需要面對七大顛覆動力。
圖為: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 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傅濤
一是對產業模式的顛覆,對固廢產業需要再認知。
固廢產業初步形成了收運(環衛)-處理-(無害化)為核心環節的產業鏈,產業價值鏈剛剛發育形成,還十分稚嫩。產業價值鏈的核心基于公共服務責任的采購服務,電價補貼強化了這一價值鏈,但是價值鏈剛剛建立就面臨調整。
市政公共服務主導性質正被撼動,產業范圍擴展。危險廢物等非公共服務的介入,政府的“緊箍咒”要求這些污染企業必須治理,這種業態的比例越來越高,使產業業態與原來的公共服務產業的基調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指標考核變成對環境效果負責,政策的壓力使產業的服務鏈條加長,從局部化走向全面化。跨界趨勢明顯,產業逐步打破了市政界限,打破產業界限。
城市與農村物料的不均衡以及工業經濟的粗放模式的根本困境,使末端治理性質的環節服務難以獨善其身,資源化強化。
然而,資源化只是敲開了無害化為主導的公共服務的大門,而藍色思維與師法自然,會將固廢產業帶得更遠。藍色思維是讓固廢參與到物質循環之中,而不僅僅是循環經濟。固廢產業最終將從無害化處理到循環經濟與資源綜合利用再發展到藍色經濟與生態循環體系。
大部分企業將面臨商業模式調整與重構。
二是對資本理念的顛覆,大資本時代來臨。
項目投資時代進入資產重置時代。中國正在經歷一個最大規模的投融資體制改革、股權所有制改革,對地方政府影響尤其深遠。城投集團控制的幾萬億環境資產在投融資體制改革將被重置。
大資本時代的來臨將影響產業一系列的競爭。地方投融資改革、混合所有制、PPP將影響未來的重資產格局的改變。
由市場主導的資本市場也在發生變局,注冊制明年展開,股權投資市場的產業催生,并購浪潮,以及產業基金帶動險資社保等低成本大體量的進入,在資本催動下,產業A(重資產環境集團)、B(區域環境綜合服務集團)、C(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三個方陣的隊形可能發生轉型和變化。
產業資本規模化,地方環境集團發生變革。
三是對產業價值鏈的顛覆,羊毛出在豬身上。
線性價值思維被終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之間上下游的線性結構被網狀結構取代,每個企業身在一張緊密的網中不能獨善其身。企業競爭從線性競爭、產業鏈競爭發展到節點的競爭,或稱為價值流量的競爭。節點價值取決于節點上價值流量的多寡。
正外部性價值向發展得好的節點流轉。馬太效應強者衡強,優秀的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獲得社會更多的加持,可能剪了別人的羊毛,即羊毛出在豬身上。如果是傳統的線性思維,僅是節省成本、擠壓上下游的利潤,發展空間將變得越來越窄,最終被別人剪了羊毛。
極致化是剪別人羊毛的基礎,別人對你的依賴感越大,你將越具有價值。基于這樣的商業邏輯,E20環境平臺發出了建設藍色垃圾焚燒廠、發展管道直飲水等倡議。
長期以來,環境產業僅扮演了成本中心的角色,環境治理的成果使房地產等其他行業獲益,自己卻沒有獲得更大的價值,被別的行業剪了自己的羊毛。只有做極致化高標服務的頂級品牌,環保行業才能夠像地鐵、公路這些發展得好的行業一樣,得到其他行業價值的加持。
四是對競爭規則的顛覆,領跑者的天下。
隨著技術進步和信息不對稱的降低,未來的一切供給都將可能過剩。
正馬太效應使資源和能量的聚集規律強化,強者獲得更多的社會化加持。做細分領域的領跑者是前進的方向。如果不做領跑者,將罹患在各方擠壓中被累死的命運。但領跑者也將面臨更多的選擇,走對路是領跑者戰略核心。為避免走錯路,領跑者更需要專業的戰略顧問和智囊團。
五是對產業服務鏈的顛覆,去政府化。
政府責任外延,只讓政府滿意的環保時代即將終結。E20環境平臺于2010年發起《新環保運動宣言》,倡議讓環境保護從單純行政管理的桎梏中走出,走進產業、走進公眾、走進社會,讓環保融入產業。
環境產業從B2G最終發展為B2C。政府最終不能完全代表公眾采購公共服務,新環保法和移動互聯網加劇了這一變革。
社會化的融入,政策決策層走群眾路線,百姓意志成為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 服務企業與公眾共同擔當環境責任,也共同分享收益
環境產業進入公眾品牌的時代,更加注重品牌傳播。在公眾中塑造品牌將變得與在政府心目中塑造同等重要。
六是移動互聯的顛覆,價值鏈的深刻重構。
有人說,固廢產業是純粹的政企游戲,是小眾的、高技術的、復雜的,互聯網難以顛覆。
但是這是工業時代的線性思維,是計劃體制的慣性思維。
互聯網的本質是平臺化、標準化、注重用戶體驗、大數據、成本低、大眾的。
移動互聯網的趨勢是,用大眾的理念來處理小眾化的選擇。
一切最終面向用戶的價值傳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其中間環節都將終結。
政府實質是環境需求的超級中介,互聯網將刪除一切沒有正價值的中介。
環保是全民的事,環保需要終端即大眾承擔相應的責任、監督、收益與支付。
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可能應用于:品牌傳播、垃圾收集、收運、感知引導、公眾定價、環保眾籌。 變革來得可能會比大眾行業慢些,但是變革不能避免。
固廢企業應主動完成戰略布局,成為互聯網形勢下的固廢企業。
七是對產業合作的顛覆:去中心化。
產業循環中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沒有中心,專業化與生態循環的矛盾,可以通過企業之間的協作、共生來打通。
服務鏈條延長,價值存在于跨界。協同成為必然,開放共贏。核心價值與核心利益通過相互疊加,實現產業價值的增量,增量分享。
七大顛覆力量將對固廢行業產生重要的影響。
傅濤認為,2015年度的主題詞是“變革”,固廢產業的明天,你信或者不信,她就在那里。
變革是常態,企業應結伴而行,順勢而為。
E20環境平臺愿與卓越者攜手,用平臺的力量助力優秀企業跨越式發展,促進環境產業的升級與轉型,做有影響力的產業平臺的產業推手。
主動迎接變革,有夢想才有未來。面對被顛覆的明天,你準備好了嗎?
傅濤:固廢產業的七大顛覆動力
時間:2014-12-12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貢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