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昨天獲悉,新北區在濱江經濟開發區啟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一期投資達4.19億元。該環保項目由常高新集團創新投融資方式,以政府和企業合作共贏的“ppp”模式實施,不僅降低了政府財政負擔,還將提高項目運行水平,并有效降低合作企業的運行成本。
據了解,市區每天大約產生垃圾2800-3500噸,年均增長約10%。而我市現有3個垃圾處理終端:一個位于遙觀,光大環保垃圾焚燒發電廠日均處理1050噸;一個位于牛塘,綠色動力垃圾焚燒發電廠日均處理1350噸;還有一個是夾山垃圾衛生填埋場,去年平均每天處理500噸。
今年5月份以來,生活垃圾增長較多,新北區每天達到600噸,全市每天進入填埋場的垃圾1000噸以上。為實現生活垃圾全量處理目標,新北區今年在濱江經濟開發區啟動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設計總規模為2臺400噸焚燒爐,日處理垃圾800噸,年均發電1.05億千瓦時,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簡便化、資源化處理。該項目由新北區城建局、常高新集團和光大國際三方采用最新的ppp模式建設運營。常高新集團接受區城建委托,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選定與光大國際共同投資建設該項目,其中常高新占股40%。項目建成后,建設方在30年特許經營期內,通過向政府部門收取每噸垃圾54.5元處理費以及發電上網的收益,回收投資。
常高新集團副總經理張艷介紹說,所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就是將政府的生活垃圾處理責任以特許經營權方式,轉移給常高新和光大國際共同組建的企業,政府與企業間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順利完成。這一方式,(下轉a4版)
焚燒發電:采用ppp模式建設運營
2014-12-14 來源:常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