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株洲市霞灣港入江口,污水呈米黃色,水面上漂浮著大量泡沫。圖/記者 陳正 實習生 陳明謀
“污水流量大,水質混濁呈米黃色,大量泡沫直插江心,綿延數百米。”12月23日下午,有網友發微博稱,株洲市霞灣港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湘江,COD(化學需氧量)超標近一倍,湘江水質堪憂。25日,記者從株洲市霞灣污水處理廠了解到,該廠因污水處理工藝提標改造而停產6天,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湘江,導致COD監測數據超標。株洲市環保局對此表示,湘江水體水質并沒有受影響。
12月23日下午3點20分,湘江守望者羅武(化名)到株洲霞灣港查看污水排放情況,發現“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異味,入江口水面分層,大量白色的泡沫綿延300米,儼然成了一條牛奶河”。羅武進入入江口自動監測站機房發現,在線監測數據中,COD數據為178.7毫克/升,“正常的標準為100毫克/升。污水排放超標,肯定影響湘江水質。”
25日上午10點半,記者前往霞灣港探訪,發現排水渠中大部分污水較清,只有落入回水灣處污水呈米黃色。回水灣水面上仍漂浮著大量的泡沫。
株洲市霞灣污水處理廠廠長趙銀紅說,為提高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標準,污水處理廠于12月18日-24日停產,“沒有污水進廠”。
趙銀紅提供的一份“對《關于調整霞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停產時間的報告》的復函”中寫明,株洲市環保局同意霞灣污水處理廠于12月24日-26日進行管網對接,并要求在施工期間制定應急預案,加快施工進度,減輕污水直排對湘江水質影響。同時,株洲市環境監察支隊加強施工期間的現場監管,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加密湘江水質監測。
趙銀紅說,因計劃有變,已提前和環保局電話溝通變更至12月18日-24日,“這6天內,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湘江。”
對此,株洲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宋建武說,環保局在霞灣港入江口設立了自動監測站,進行24小時監測,一旦超標排放會報警提醒。
“連續多天監測數據顯示,排放污水除了COD超標外,其他各項指標均正常,湘江水體并沒有受到影響。”宋建武說,COD超標會導致水體混濁,但進入湘江稀釋后,并不會危及水質。
對于志愿者發現的部分水體呈米黃色的現象,宋建武解釋,上下游均是清水,只有一小部分有顏色,或許是底層砂石顏色為米黃色所致,“感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