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再生水管理,確保再生水利用設施正常運行,從源頭削減污水排放量,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昆明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規劃、建設、運行(營)和保護,再生水的利用等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再生水工作。
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昆明中心城區范圍內再生水的日常管理工作;昆明中心城區以外的各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再生水日常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環境保護、滇管、規劃、住建、園林綠化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再生水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四條 本市鼓勵、支持再生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引進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提高再生水的利用和資源化水平。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五條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昆明中心城區再生水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昆明中心城區以外的再生水專項規劃,由其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同時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六條 已建成或者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含縣城)污水處理廠,應當配套建設集中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和再生水輸配設施。
第七條 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規劃與建設應當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廠網配套、管網優先。集中式再生水供水管道建設應當結合市政道路和排水管網建設同步實施。管網的規劃與建設應當納入城鄉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一并實施。
第八條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再生水利用設施,其建設資金應當列入建設項目總投資,由建設單位按照規劃要求組織建設,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九條 在市政排水管網和集中式再生水供水管網都通達區域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已建成單位、居住小區,可以不自建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但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使用再生水。
在市政排水管網未通達區域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已建成單位、居住小區,應當自建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或者采取“拼戶、拼區、拼院”方式建設區域型再生水利用設施,將污水全部收集處理和再生利用。
第十條 在市政排水管網已通達但集中式再生水供水管網未通達區域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日可回收污(廢)水水量在4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在水量平衡計算的基礎上,按照再生水需求量設計建設相應規模的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
(一)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商場、綜合性服務樓及高層住宅;
(二)建筑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學校和大型綜合性文化體育設施;
(三)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區或者其他民用建筑等;
(四)工業企業或者工業園區。
第十一條 在市政排水管網已通達但集中式再生水供水管網未通達區域的原已建成使用的工程項目,日可回收污(廢)水水量在7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50立方米以上,且具備建設場地等條件的,產權單位應當按照再生水需求量建設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
第十二條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建設項目節約用水措施方案審查意見中有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要求的項目進行審查;環保、規劃、住建、園林綠化等行政主管部門在環評、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商品房預售許可、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備案、房屋產權證辦理等行政審批過程中,還應當對再生水利用設施的建設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再生水利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期配套建設。
第十三條 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設計、施工應當由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論證。在昆明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建設單位應當到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辦理建設備案;其它區域范圍內的,應當到所屬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建設備案。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時,建設單位應當委托有相應監理資質的單位進行監理。
再生水利用設施竣工后,在昆明中心城區范圍內的,應當經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組織驗收;其它區域的,應當經當地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再生水利用設施驗收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第十四條 集鎮應當因地制宜逐步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對污水收集處理再生利用。
第三章 再生水利用
第十五條 本市將再生水利用納入水資源的供需平衡體系,實行統一管理和利用。
第十六條 再生水運行(營)管理單位應當保障再生水水質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要求。
再生水用于綠化、沖廁、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消防等用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標準。
再生水用于河道、湖泊、水景類觀賞性景觀環境等用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標準。
再生水用于工業冷卻、洗滌、鍋爐、工藝、產品等用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標準。
再生水用于農作物灌溉用水的,水質應當符合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標準。
再生水同時用于多種用途時,其水質應當符合相應水質標準要求,相同項目的水質指標應當符合最高標準要求。
第十七條 在再生水供水管網通達區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使用再生水:
(一)城鄉綠化、環境衛生、車輛沖洗、建筑施工等市政設施用水;
(二)冷卻用水、洗滌用水、工藝用水等工業生產用水;
(三)觀賞性景觀用水、濕地用水等環境用水;
(四)單位、居住小區等適宜使用再生水的;
(五)其他適宜使用再生水的。
第十八條 再生水供水系統嚴禁與自來水、地下水等供水系統直接連接。再生水利用設施和管道應當有明顯標識,取水口應當有防護措施,確保用水安全。
第十九條 再生水運營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出臺的再生水價格銷售再生水。
第四章 運行與維護
第二十條 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負責設施運行的維護管理,并接受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或者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第二十一條 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通過竣工驗收投入運行后,產權單位、住宅小區業主或者物業管理公司應當委托具有設施運營資質(污、廢水方面)的專業公司負責設施的運行管理。運行管理人員應當取得污水處理工職業資格證書后,才能從事設施的運行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條 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運行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各項運行(營)管理制度,保證設施正常運行;
(二)定期對設施進行巡查、養護和維修;
(三)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對運行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對進入再生水利用設施生產區域的,應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
(四)建立健全運行管理臺帳,并做好原始記錄和統計報表。原始記錄和統計報表要做到及時、準確、完整、真實;
(五)配備簡易水質檢測設備,做好日常水質檢測工作;
(六)委托具有相應水質計量認證資質的單位對再生水的主要水質指標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測;
(七)安裝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和規范要求的用水計量設施,并按照再生水利用監管部門的要求定期進行校驗。
第二十三條 在再生水利用設施周邊進行施工作業可能影響設施安全運行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當制訂設施保護方案,并在建設前通知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因工程建設需要拆改、遷移、廢除再生水利用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與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協商同意。
施工作業損壞設施的,施工單位應當立即報告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和事故發生地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并采取應急保護措施和及時修復。
第二十四條 再生水利用監管部門應當加強計量設施的監管。對申請再生水利用資金補助的,應當對已安裝的計量設施加掛封鉛。未經再生水利用監管部門同意和現場確認,不得擅自更換和維修計量設施。
第二十五條 日設計處理規模在1000立方米/座及以上的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應當制定再生水利用設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日設計處理規模在1000立方米/座以下的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應當制定再生水利用設施突發事件應急措施。
發生突發事件時,運行(營)管理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組織搶修;影響公共安全的,應當及時告知受影響的單位和公眾,同時還應當向當地再生水利用監管部門和排水管理部門報告。
第二十六條 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不得擅自停止運行設施、間斷供水或者停止供水。因設施檢修維護等原因需要停止運行或者供水的,應當提前二十四小時通知用水戶,并向再生水利用監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七條 禁止下列損害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行為:
(一)擅自占壓、拆卸、移動再生水利用設施的;
(二)在再生水利用設施用地范圍內取土、爆破、埋桿、堆物的;
(三)擅自改(移)動再生水供水管網的;
(四)其他損害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行為。
第五章 監督與管理
第二十八條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再生水利用監管機制,監督指導本市再生水利用工作。
第二十九條 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和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和再生水回用水質的監管。
第三十條 再生水管理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責時,應當文明執法。
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營)管理單位和相關人員應當配合監督檢查工作,不得拒絕、阻撓、妨礙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條 市和縣(市)區財政部門應當設立再生水利用專項資金。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昆明中心城區以外的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工作實際和需要編報年度部門項目預算。再生水利用專項資金專款用于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和再生水利用的資金補助,以及用于委托水質檢測單位開展污水原水、再生水水質的定期抽檢,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和計量設施的監管等專項工作經費。
第三十二條 列入再生水專項規劃組織實施的再生水利用工程項目,應當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或者由相關投資公司進行投融資建設。鼓勵社會資金投資運營再生水利用設施。對再生水利用設施運營管理單位在初期運營虧損時,可以申請同級財政給予適當的運營補償,同時享受國家有關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第三十三條 再生水利用設施運營管理單位通過投資建設輸配設施,將再生水輸送用于城市河道景觀環境補充用水的,在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每年進行一次成本監審的基礎上,由同級財政部門按照實際運行費用和回補水量定期給予設施運營管理單位運行費用補助。
第三十四條 在昆明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管理單位申請再生水利用補助資金的,由市節約用水管理機構委托具有相應水質計量認證資質的單位,定期對回用水水質進行抽樣檢測。經檢測達標的,由市級財政按照市政府批準的標準給予設施運行管理單位回用補助;其它區域范圍內的補助標準,由轄區政府研究確定。
第三十五條 居住小區建設的再生水利用設施產權屬于業主的,小區業主購房時繳納的住房維修基金可以用于該居住小區再生水利用設施的設備維修或者更換。
第三十六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水政監察機構或者縣(市)區再生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范圍依法處罰。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的再生水,是指經過污(廢)水再生處理系統充分可靠的凈化處理、滿足特定用水途徑的水質標準或水質要求的凈化處理水。
再生水利用設施,是指再生水的集水、凈化處理、供水、計量、檢測設施及其它附屬設施。
再生水輸配設施包括再生水管道、泵站、附屬構筑物及供電、計量、取水等配套設施。
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管理單位,是指再生水利用設施的產權單位或者受委托的具有環保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污、廢水方面)的專業企業。
再生水利用設施運營管理單位,是指投資建設、管理再生水利用設施和銷售再生水的單位。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