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市力爭實現生活污水處理全域覆蓋
鴻山伍堡集控區工業污水廠提標工程正在加快施工
從2007年7月石獅市中心區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算起,在不到八年時間,石獅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的巨變,目前中心城區、高新區、永寧鎮三家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3萬噸。而前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石獅市力爭將祥芝、鴻山、錦尚三鎮部分生活污水納入到集控區污水廠處理,從而實現生活污水處理全域覆蓋。
中心區污水處理廠
“胃口”每日將增5萬噸
目前,市中心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10萬噸/日,但隨著市區污水管網體系的日趨完善,10萬噸的“胃口”已顯不足。因此,中心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二階段項目已經啟動,至明年將新增5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能力。另外,永寧鎮污水處理廠今年也將擴建1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設施。
污水處理廠“胃口”大了,污水收集管道必須跟上。石獅中心市區污水管網現已達193.27公里,這還不包括鎮辦、社區及開發區建設的污水管道。但這還不夠,今年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計劃建設總長度14.186公里,水系截污工程建設總長度15.75公里。同時,加快市區雨污水管網分片區改造,重點推進市區新建或已建生活小區污水排污管、餐飲企業排污管接入改造,開展港塘片區污水收集、晉江跨境流域污水收集治理等。“受民房、道路、加蓋等因素影響,市區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難度不斷加大,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高新區污水處理廠
解決“吃不飽”問題
石獅高新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于2011年10月建成投入試運行后,最高峰時曾達到8000噸/日,但尚無法達到2.5萬噸/日的設計規模。為此,我市力爭加快相關污水收集管網配套建設,提高高新區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量及進水濃度。
據悉,受華聯漂染廠停產、高新區企業節水等因素影響,加之今年春節后部分企業生產未恢復正常,高新區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量不足。令人期待的是,共富路(石獅大道——石材物流南路段)排水排污工程、石湖大道排水修復工程第四季度將完工,再加上來自蚶江鎮區的生活污水水量不斷提升,高新區污水處理廠進水量將實現提升。同時,我市計劃將祥芝赤湖、古浮一帶生活污水納入高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
祥鴻錦三鎮生活污水
納入工業污水廠處理
除去中心城區、高新區、永寧鎮三家污水處理覆蓋范圍,祥、鴻、錦三鎮也將迎來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覆蓋。石獅市因地制宜、大膽設想,計劃將上述三鎮部分生活污水納入到集控區工業污水廠處理,這又是一次“吃螃蟹”的做法。
去年,錦尚厝上溪整治溪段通過截污改造,將生活污水截流輸送到綠源污水廠處理,開創了石獅工業區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污水的先例。而結合正在推進實施的印染集控區工業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我市計劃邀請有關專家對上述做法進行論證,確保技術可行,符合規范。
(記者 林恩炳 顏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