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免费看a级毛片,国产第一页亚洲,www.精品国产,伊人久久婷婷,亚洲va在线观看,看国产毛片,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傅濤:環境支柱產業不是夢 E20環境平臺 - 環境產業能夠承受支柱產業之重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4-19  瀏覽次數:185
核心提示:傅濤:環境支柱產業不是夢 E20環境平臺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傅濤:環境支柱產業不是夢

2015-04-17 E20水網固廢網

編者按

4月16日,期盼已久的水十條正式發布,根據相關測算,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要投入資金約4-5萬億元,2013年出臺的“大氣十條“估算也有1.7萬億的投入,環境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的信號愈來愈強。

 

在不久前E20環境平臺與清華大學主辦的“2015(第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總編、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做了題為《環境產業成為支柱產業不是夢》的演講。他從需求、投資、交易結構和大資本的角度系統闡述了環境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的商業邏輯,可作為“水十條”的一種深入解讀。

 

 

來源:E20環境平臺

 

目 錄

引 言:環境產業能夠承受支柱產業之重嗎?

話題一:眾神歸位-----重新認知環境產業

話題二:四駕馬車---中國水業發展未來在哪里?

話題三:大資本-----如何抓住機遇在風口起飛?

 

 

 

引 言
環境產業能夠承受支柱產業之重嗎?

 

從傳統行業向新興產業,甚至支柱產業的轉型實際有個過程,水業戰略論壇走過13年,一直關注著行業產業化發育的每一個熱點話題。



各位環保產業界的朋友及關心環保產業的朋友們,大家好。水業戰略論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產業論壇,論壇走過13年,關注度越來越高,參加論壇的人也越來越多。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保?這跟我們的政治和經濟形勢有關。



 


克強總理在2015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我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要把環保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你們相信嗎?環保產業能夠成為支柱產業嗎?



支柱產業是什么意思?指的是,產業要占GDP一定的比重,比重達不到5%以上就不能叫支柱產業,現在我國GDP達到60多萬億人民幣,環保產業的產值是多少呢?所有環保上市公司70多家企業的產值加起來,就只有一千多億的年銷售額。

 

說到水務,一年有六百多億方自來水,平均價格一塊五、六毛錢,加起來也就1200億的總額,還不可能都掉到產業的兜里。再說污水,全國市政污水處理是四百多億左右的污水量,平均污水處理價格原來是八毛錢,實際是六毛錢,現在政策是九毛五到一塊四,污水產業也就是五百億。這兩個加起來,構成水務行業的總值,但很大一部分是事業型服務,不能進到產業里面。垃圾焚燒行業也就是不到一千億的總量,大氣治理剛剛開始,雖然投資額很大,但是真正形成產業的能有多少?


從這個角度看,環境支柱產業好像是個夢想。環境產業能夠承受支柱產業之重嗎?


三十年前我參加高考的時候,有兩大國策,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遺憾的是環境保護的國策是最軟的一個國策。三十多年前有了環保產業,1992年批準了國家級的宜興環保產業園,當時欣欣向榮。但是三十年來環保產業跌跌撞撞,現在產業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水務行業是很傳統的行業,北京、上海自來水都有多年的歷史,為城市供水并把城市臟水排出去,但是從產業的角度上說,水業又是一個新興的產業,2010年起國家說要把它做成一個新興的戰略性產業。




從傳統行業向新興產業,甚至支柱產業的轉型實際有個過程,這個產業化的過程是我們一直深入探討的話題。水業戰略論壇走過13年,一直在見證行業的發展,一直關注著行業產業化發育的每一個熱點話題。




剛開始2002年的水業戰略論壇關注污水處理廠建設,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大量水廠建完,需要交流經驗,。2004年我們需要關注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關注建設運營模式的改革,探討到底路在何方。但之后有一批項目出來了,出現很多問題,2005年分析案例,,這屆水業戰略論壇就把PPP做為主題內容了。2006年開始探討產權改革。2007年環境服務業時代到來了,當年論壇上我們發起了環境服務業商會,認為服務業將是主流。2008年我們看到投融資體制,提到了產業基金,提到了表外融資等一系列的問題。2008年探討金融危機之后的產業走向, 2009年我們開始思考未來水務的新方向。2010年面臨新的五年規劃,論壇談未來五年水務形勢是什么。2011年提到產業轉型升級,認為金融危機之后,產業在進行轉型。2012年我們談新的產業規劃,提出“十二五”水務產業戰略規劃,成立供水服務聯盟。2013年談產業的合力、夢想,最后談企業內部管理.。2014年我們談如何迎接變革,修煉內核。到2015年談“大時代大資本大夢想”,與行業一起為新夢想起航。


 

水業戰略論壇用的大題目叫中國水業市場化改革第一道場,這個主題沒變過,希望尋求一種機制,讓水市場秩序能夠建立起來,推動水務行業市場機制的建立。

 

 

話題一
重新認知環境產業

正是因為政府公共服務界面的后移,才有了中國水務產業的今天。因此我們核心話題是政企界面如何合作。



在大時代下,要進行產業重構,需要從4個維度重新認知環境產業。

第一個維度:水務行業的12個細分領域。

第二個維度:關于產業樹和產業鏈。

第三個維度:產業四級服務界面。

第四個維度:產業界面與細分領域的組合。


 


第一個維度------水務行業的12個細分領域。包括市政污水處理、市政供水服務、再生水服務、污泥處理處置、工業廢水處理、海水淡化、原水服務、回用園區水處理、景觀水、河湖治理、地下水、雨水及管網,這些領域并不完全是特許經營的領域,但都是公共服務的領域。




第二個維度-----關于產業樹和產業鏈。2014年,E20研究院發布的戰略地圖系列,完整定位出了中國環境產業內ABCD四大方陣企業。我們是想表達面臨資本市場的熱烈追逐,不僅從細分領域,也從產業業態上來分析一下未來的前景。今年,E20研究院啟動了《環境產業戰略地圖》的修訂工作,發布了2.0版的戰略地圖:預示了I方陣(環境產業一級開發商)即將形成的趨勢,從而詮釋產業樹概念。




第三個維度------產業四級服務界面。


80年代之前,沒有進行市場化改革,水務行業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全部由政府包辦,沒有真正的市場存在。


經歷長達二十年的轉型,上世紀80年代初期,機械制造等體制改革,市場經濟全面推進,將制造業、化工、紡織等傳統市場化,水務行業也迎來了第一個產業定義期設備制造。以宜興產業園區為代表的一批制造業公司在這個時期產生,第一次界面出現,有了政企界面。


上世紀90年代之后,產業經歷了工程服務及投資運營服務兩大界面上移時期。90年代隨著工程體制改革,施工單位、設計院等也開始變成市場的了,政府開始不做工程了,這一時期環境產業的主體就是工程公司。1994年分稅制以后,地方政府沒錢了,這就逼迫著投融資體制進行改革。1998年第一個PPP項目正式簽約,之前都是給地方政府借錢,解決他們的融資困難。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的首創股份就是最早給政府提供資本界面服務的代表性公司。


第四階段是服務時代,水務企業早期只是拿錢,并沒有真正管理。而真正到特許經營之后,包括首創股份這樣的企業,早期是出錢,跟著威立雅這樣的服務公司干,只是小股東,到2005年他們才自己出師,開始自己做項目,真正成了環境服務商,之后是“拜師”。當越來越多優秀公司出師以后,他們做成服務商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服務界面,政府開始向社會采購服務。


現在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面向效果的時代。像五水共治,浙江要求水要“能游”,環保局長得下河游泳。進入面向效果的時代,產業也迎來了新的轉型期。其實這個界面是我們重新認知產業很重要的一個理論概念。




第四個維度------產業界面與細分領域的組合。


怎么將以上三個維度組合,是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退出曾經有過搖擺,有段時間醫療改革、教育改革認為改過頭了,認為公共服務不應該由市場來做。有一段也有一種聲音說水務公共服務是基礎公共服務,應該政府自己來完成。但這些并沒有讓這個產業改革倒退,現在公共政策非常清晰,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了,搖擺的爭議沒有了,只是看怎么前進。但是每個細分領域處在不同的階段,最前面的階段可能是市政污水,跑得最遠;第二是垃圾焚燒發電。而地下水修復停留在采購設備階段,只能買些國外的設備,包括污染場地原位修復,還只是停留在買國外的原位機。


不同細分領域處在不同的服務界面上,而且產業界面還在不斷上移。因此,我們不能靜態的看待環境產業,也不能靜態看待水務行業。現在是一個變革的時代,而這個變革對行業來說更加猛烈。


我們將界面分成了設備服務時代、工程服務時代、投資運營服務、效果服務時代,大家都在向著更接近市場的位置飄移,飄移在各個地區發展不一樣。不同的省市,由于當地政策的不同,也會有差異,但是這個趨勢是可以看到的。


正是因為政府公共服務界面的后移,才有了中國水務產業的今天。因此我們論壇談的核心話題是政企界面如何合作。需要單獨的去看行業,水務也好,環保也好,只是大的領域,這原來是地方政府的活,地方政府干的沒勁、沒錢、效率不高,現在不想干了或者不自己干了,我來買你們的服務,這就是政企界面。既然有了界面,就有了不同界面之間的合作關系。




那么水務領跑公司在做什么?在座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之所以能上市,是因為做了市政水務,因為市政水務在產業化改革上走得最快,走了13年,我們見證了13年的改革,行業有了自己的競爭規則和商業模式,讓資本市場看得明白。但是現在很多領域資本市場看不懂,在座有十分之一來自資本市場,原來看不懂這個企業,是因為這個企業從事的領域沒有很穩定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穩定的交換關系。從圖表(如上圖)可以看出,目前上市水務公司中74%從事的是市政水務,8%從事的是工業廢水,我認為市政水務所占的市場只是我們未來整個水務市場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這樣看來環保市場的大時代正在到來。


目前,行業領跑企業正在進行發展預判與產業卡位,未來產業發展將變革不止、轉型不盡,未來的發展需要合作共贏。


 

 

話題二
中國水業發展未來在哪里

環境產業站在了中國經濟的風口上,中國政府在其他行業的心得與經營將在環境產業復制。



所謂大時代,對我們行業來說一定是一個變革的時代,需要正視一個現實------中國水業的界面搖擺遠遠沒有完成,我們一直致力于制定政企第一界面規則的制定,水業商業模式也遠遠沒有定型。這個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把你企業的核心價值以固定的方式,相對穩定的方式,跟你的利益關聯方進行交換。可以肯定的是,水務行業的發展正在向著有利于市場化的方向前進,而這種前進在新時代,會更加堅定,因為政府在把權力關進籠子,給市場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會。認真分析產業發展,過去十年有四駕馬車一直在拉動產業發展。




投資拉動。投資拉動經歷了幾個高峰期,第一次是亞洲金融危機,政府投了一萬多億,說要投資拉動,水務、固廢行業是其中重要投資領域。第二個高峰是國際金融危機,投入四萬億,有百分之八點幾的錢投入到污水和垃圾行業,又一輪的設施建設高峰。過去十年的投資拉動,更多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考慮,并不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考慮。


需求拉動。源于環境問題的倒逼,真正有一部分環境需求的釋放,目前為止,絕大部分沒有轉化成商業模式。十年多時間,城市污水處理廠從兩三百座到四千座,垃圾焚燒廠從幾座到現在一百多座,這兩個領域明顯看到了需求拉動的市場。但更多的環境需求霧里看花,一般企業看不懂,也沒辦法讓它落地。


結構性調整的拉動。源于地方缺錢和經營城市的沖動,雖然時斷時續,但是這個方向是可以肯定的。把原來政府事業單位自己干的活,讓企業來做,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把原來事業型服務的變成產業化,都屬于結構性拉動。結構性拉動是因為地方缺錢,不同于英國市場化改革是因為效率和政治因素,而中國水務改革,絕大部分是因為地方政府缺錢,要把水務公司賣了,存量變增量。


出口拉動,源于市場的驅動。


雖然這四個都是動力,但這四個動力對產業的影響是有區別的。比如投資拉動,一定程度上在沖擊我們的第一產業鏈,如果這個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市場投資體系,過度的投資拉動會產生擠出效應。我們過去經歷過幾次擠出效應,那時候沒有回答什么是PPP,錢從哪出,不是政府考慮的范圍。我們有兩個領域基本走通了,市政污水收費起來了,垃圾焚燒發電和補貼起來了,這兩個行業蒸蒸日上。這四個投資拉動并不都是正向的,但在目前這個軌跡下是正向的。




過去十年的水業增長,我個人認為政府和社會投資拉動占了45%權重,形成了我們的市場,環境需求增長占了30%,服務結構性調整占25%,這三項比重拉動了我們的市場,所有環保產業最有實力的、最有能力的、最能抱團的肯定是水務,其次是垃圾行業,是固廢處理行業,他們會是環境產業的中堅力量。


大時代下,這四駕馬車將重新發力,力量會更加猛烈。




關于需求拉動。2007年我們就提出一個口號,叫“新環保運動”,核心是說,環保不僅是政府的事,而且是公眾的事,更是產業的事,要三方在一起協同溝通。新環保運動強調,產業要主動面向政府、面向社會傳播環保思想,這會擴大環境需求和水務需求。另外,目前面向效果導向的變化,包括大氣十條、即將發布的水十條,以及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決心,都是面向效果的,都將真正拉動環保需求市場。


此外,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決心,政府采購公共服務2013年10月由國務院推動。其實,李總理一上臺就談到要減少政府的職能,政府有些職能是減不掉的,如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宏觀調控等,唯一能減的就是公共服務,可以向社會采購。李總理在上臺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政府公共服務的外部化一定是大的趨勢。


為什么美國人不選擇這樣的路?日本不選擇這樣的路?中國選擇這樣的路?因為是行政和行政體制決定的。在我們的政治體制里,地方政府是集權制的邊緣權力,很容易膨脹。如果地方政府自己來做,效率低、浪費、控制不嚴,所以我們一直主張在中國目前行政體制不改變的情況下,地方性的公共服務要盡可能讓市場提供就讓市場提供,這是我們十幾年一貫的思想。




結構性調整的拉動。水務行業最早做的是供水廠的BOT,水廠界面只要劃清楚了,把凈水賣給政府的自來水公司,早期國際水務公司都是做這個的。原來政府公共服務的田野都是政府自己種的,現在把一塊挖出來給了外資,后來私人服務的范圍也越來越大,污水、管網、水體修復等都逐步市場化。2014國務院60號文明確了地方政府投資體制,2014國務院69號文則回答了環境治理的公共服務需要專業第三方服務。如果按這個思路走下去,結構性調整的面會更深。




投資拉動。國發60號文對地方政府投資體制的變革,明確不賺錢的政府加大投資,賺錢的交給市場,投資體制更加市場化。無論是基礎性的投資,還是準經營性的投資以及純經營的投資,都會對產業不同環節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需要強調的是,如果處理好,都是正面影響,處理不好,也將產生負面效應。




出口拉動。要用環境服務來彰顯大國責任。現在我們看到環保企業的很多設備賣到海外去了,桑德把工程做到沙特去了,首創的資本并購并到新西蘭去了,北控的資本并購做到了歐洲。環保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才剛剛開始,把設備賣出去,不是真正走出去。把工程做到國外去,只是勞務輸出。只有服務輸出,才是最高端的輸出。我們認為用環境服務來肩負中國的大國責任是最好的,總理不能光推銷高鐵,應該推銷環保,但是環保有品牌嗎?有能力嗎?能讓總理放心嗎?這是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產業的不均衡性機遇正在大維度展開,企業家的本性就是發現這種不均衡,未來水務產業可能再次進入制度紅利帶動的大套利時代。并不是真正靠創新,像華為那樣的公司在環保行業是很少見的,大部分企業家都是膽子大,因為我們正在做轉型。未來大時代之下, 5-10年,內生式增長在行業內的比重比較少,行業每年100%的總體增速,70-80%來自新增市場和新增市場主體。市政污水只是12個領域里的一個領域。


中國水務行業站到了風口上,我們國家太熟悉這幾駕馬車了,很容易把政府搞房地產的方法、搞地鐵的方法,用在環境領域上。但是我們環保的大工程少,分散,投資不容易主導,但是可以肯定的講,針對環保行業,政府想明白了,在其他經濟領域可能已經過時的三架馬車,將全面開進環境產業。


環境產業站在了中國經濟的風口上,中國政府在其他行業的心得與經營將在環境產業復制。因此,我認為環境產業成為支柱產業不是夢。

 

 

 

話題三
如何抓住機遇在風口起飛

行業自戀的時代即將過去,你不能不面對資本,資本推手你不理他,他會推你的對手,會拉大企業之間的差距。



政策的推動,讓環境產業站在了風口。而資本是什么?資本的特性是,你不理他,他就不理你,他要理你的對手。我們這個行業原來都是自說自話,資本不管我們行業,因為資本在別的行業賺錢太多了,我們收益率8-10%,太低。




資本眼中的水務和環保是什么呢?是未來20年的戰略性產業,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水務特點是什么呢?現金流相對穩定,雖然有波動,但水務行業屬于基本穩定。表現出的特點是,資本收益高的時候遠離我,資本收益低迷的時候喜歡我。


這個行業自戀的時代即將過去,你不能不面對資本,資本推手你不理他,他會推你的對手,會拉大企業之間的差距。我們必須認真面對資本,看清它的特點:




資本已經進入了模式升級。十年前做投資是項目投資時代,是千萬級的;五年以前,進入第二次企業并購時代,是數億量級的,并購企業現在仍然在進行,并購項目也在進行。現在由項目投資到了城市投資時代,是數十億級的。




資本杠桿加大。環保上市公司年度平均四五十倍的PE,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資本市場給了更高的估值。現在資本在給我們50倍以上PE在不斷的輸血,融資成本比內生式的要低很多。




資本體量的加大。原來水務資產,企業都在百億級,重置資產在萬億級。有一部分完全不賺錢的,財政買走,變成政府購買服務;有一部分真正賺錢的,賣給市場公司,讓他變成特許經營;有一部分賺錢不夠的,政府補貼,讓他變成補貼性特許經營。資本體量在加大,產業不是百億級的重置,而是千億萬億級的重置。




從投資到投融資,不會融資就不會投資。實際上投資公司并不是投融資公司,以前他們都是花股東的錢。投資公司沒有不斷的融資,不叫投資公司,總會缺錢的,沒有不缺錢的投資公司,投資公司必須要考慮不斷融資。如果跟資本市場連到一起的時候,你的經營團隊就已經是投融資團隊了,因為你的融資變成過程化、碎片化了,天天在融資,天天在投資,就是一個橋梁。資本是浮動的,有它的進出規則,它總是向勢能高的、掙錢多的地方轉移,行業現在正在一個高點上,所以一定會受到資本的追捧。




資本再放大。真正跟我們匹配的資本是什么?是社保、養老資金這種,甚至少量的險資,低成本的、風險控制要求很高的、低收益的。遺憾的是,大部分企業只會用表內資金,要么貸款,要么資本金,一直沒有表外資金,這將承受不了萬億級的資金之重,需要表外資金的注入。




環境企業家正在面臨金融洗禮,就像我們上學一樣,剛開始同學差異不大,二十年以后差距特別大,因為這是一個長跑比賽。但金融把長跑過程一年搞定了,只要上市的,優點缺點會迅速被金融放大。金融正在放大企業間的微小差距。內生式的競爭規則正在改變,變成內生為輔,外生為主的格局。我想呼吁產業要理性看待金融問題。呼吁面對金融的自強不息,沒有好的基本面,不能面對金融。




我們這次所面臨的大時代變革,比十年以前的特許經營更猛烈,要充分重視大變革。國家大量政策的推進,讓環境產業受到了更多輿論的關懷。短短兩三年時間,狂風暴雨一樣的政策撲面而來,這時候產業的變革必然來臨。


過去15年如果支柱產業是房地產,未來20年環境產業將有望成為支柱產業,能夠拉動未來經濟增長。




按照我國比較擅長的手法搞下來,環境產業就會成為支柱產業,大未來,環境產業是漩渦里的歌,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經濟的漩渦,已經被卷到經濟漩渦中間。在座有很多金融人士來關注我們行業,把行業當金礦來看待,所以產業的現狀是能人倍至,資金倍至。




產業未來的預測,我用一橫一縱來表示。真正的一級環保公司是做界面的,政府退回去了,必然要有人上,但得有足夠的錢、有足夠的技術能力,這種公司我們稱為一級開發商。更多公司走向縱,原來再小的公司什么活都可以干,監管嚴格以后,上游不是政府而是產業主體,這時候沒有金剛鉆,攬了瓷器活會搞砸的。需要的一定是專業化的,極致化的企業。規模不大,又什么活都會干的公司是最沒有前途的,資本無法識別你的價值到底是什么,現在可以混得很好,但是很快隨著市場的發展,會被市場所淘汰,建議這種公司要么往上面轉,要么往下面轉。




我剛才講到了,為什么是兩個方向,一個是細分領域各個組合,另外是面向地方政府、面向污染企業、園區政府一個綜合性的服務界面。這兩種公司必然會成為未來產業的主流。




這種體制下,我們有一個基本的理念,就是產業共生。原來產業很少談共生,就是因為每個人的界面都是政府,當政府退到公共服務完全外部化的時候,企業做單元服務的時候,四周的全都是企業,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政府關系形成我們的唯一體系了,這時候需要共生。共生有幾個原則,不考慮別人,只考慮自己的公司是很難生存的。核心利益是建立在核心價值基礎上的,而且核心價值必須是合作對方也認同的。


在新一輪變革中有許多不確定性,行業的前行一定需要知音,也需要伴侶。



E20環境平臺面向行業TOP20的優秀企業進行服務的一個平臺,15年的堅守和夢想,在環境領域里完善市場機制,包括論壇、研究報告、網站,始終不變的宗旨就是這個,想促進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我們也希望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卓越同行,筑夢環境。謝謝大家!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五河县| 平阴县| 华宁县| 德令哈市| 新营市| 青州市| 石城县| 郴州市| 维西| 嘉黎县| 夏河县| 宁武县| 莆田市| 泗阳县| 磴口县| 汨罗市| 和顺县| 江川县| 隆尧县| 万盛区| 佛教| 庆元县| 城步| 如皋市| 津市市| 独山县| 榆中县| 永德县| 门头沟区| 西峡县| 龙口市| 仪征市| 额敏县| 丰台区| 眉山市| 乐都县| 郴州市| 集安市| 临漳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