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20)》對太原市供水系統綜合統籌規劃的要求,科學指導太原市再生水供水系統建設,5月31日,太原市規劃部門發布《太原市城市再生水專項規劃方案》。本規劃要求,再生水系統作為獨立的供水系統,嚴禁將再生水管道與城市自來水管道連接。
規劃顯示期限為 2014年-2020年,遠景為2021-2030年。適用地域范圍為太原市中心城區,與《太原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范圍一致。中心城區東起東山煤礦,西至官地礦,北起中北大學、江陽化工廠,南至太原與清徐交界、太中銀鐵路,建設用地360平方公里。規劃到2020年,太原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高于25%。
太原市再生水實行分區供水;近期再生水就近供水、遠期形成水源互為補充的再生水供水系統。再生水供水系統分為四個區,分別為北郊-尖草坪-楊家堡再生水服務區、晉陽再生水服務區、城南再生水服務區、侯家寨再生水服務區。再生水主要回用于工業用水、河道蓄水補水、東西山城郊森林公園綠化用水、城區公園綠地用水等市政雜用水;剩余再生水資源作為農田灌溉水源。2020年太原市年再生水用量為1.65億m/a,最高日用水量為48.8萬m/d。
根據太原市城市再生水專項規劃方案,濱河東路南延再生水輸水管道由南環高速處沿濱河東路向南敷設DN500再生水管道至規劃侯家堡再生水廠,干管在主要路口預留取水口,向環衛、綠化部門提供再生水源;汾河西岸—新晉祠路再生水輸水管道由現狀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位置沿汾河西岸向北敷設DN1000再生水管道至恒通北路,向南沿新晉祠路敷設DN800再生水管道至南環高速向河西片區供水;由晉陽再生水廠向北敷設DN1000再生水管道至南環高速,向河西片區和西山森林公園輸送再生水源;學府街再生水輸水管道由楊家堡廠沿學府街向西敷設DN1000再生水管道至汾河東岸,向汾河東岸再生水干管輸送水源;由楊家堡廠沿學府街向東敷設DN600再生水管道至東峰路(或東環高速),向東山森林公園輸送再生水源;晉陽廠向南引出DN1100再生水輸水干管、沿汾河西岸敷設至清徐經濟開發區,向其提供工業用水水源;東峰路(或沿東環高速)再生水輸水管道接南環高速再生水輸送主干管向北敷設DN800再生水管道至北澗河,向東山森林公園輸送再生水源;沿南環鐵路再生水輸水管道由侯家寨再生水廠沿南環鐵路向北敷設DN800再生水輸水管道至規劃馬練營路,向太原經濟開發區提供再生水水源;馬練營路再生水輸水管道接南環鐵路沿線再生水管道向北敷設DN800再生水輸水管道至現狀南環高速,向太原經濟開發區提供再生水源;汾河東岸再生水輸水管道由楊家堡廠經學府街沿汾河東岸向北敷設DN1000再生水管道至太鋼涼水池,與北郊再生水廠、尖草坪再生水廠共同向太鋼、大唐太原二電、不銹鋼產業園區提供再生水水源,同時干管在主要路口預留取水口,向環衛、綠化部門提供再生水源;由楊家堡廠經學府街沿汾河東岸向南敷設DN1000再生水管道至南環高速,干管在主要路口預留取水口,向環衛、綠化部門提供再生水源;如果汾河東岸再生水管道無法實施,結合太原市現狀東干渠敷設再生水輸水管道,作為汾河東岸再生水輸水管道的備選方案,保障輸水主干線的實施。
同時,近期建設規劃顯示,晉陽污水廠再生水回供清徐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規劃近期再生水供水規模為10萬噸/日,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供水主干管網約13.6km、主要分支管網及再生水供水泵站1座。楊家堡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供西山生態園區,規劃近期設計供水規模為1萬噸/日,再生水用于西山各森林公園,供水管路為恢復楊家堡污水處理廠至南堰的管網,利用南堰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恢復其深度處理設施)回供石莊頭到西山生態區管網。楊家堡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供城北工業企業規劃近期設計供水規模為8萬噸/日,再生水回用對象為太原市北部工業企業,供水管路為沿汾河東岸由南向北敷設約22公里主干道。城南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供嘉節熱源廠規劃近期進一步完善配套管網設施,在進行供水調試后,開始為嘉節熱源廠提供再生水,預計日供水量0.3萬噸。北郊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供二電廠規劃近期完成北郊污水廠至二電廠中水管網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實現為二電廠提供再生水源,日供水量為1萬-1.5萬噸。學府街輸水管道規劃在學府街全路段敷設DN600-DN1000中水管道,向東敷設至現狀小店區二號泵站向東山森林公園供水。(趙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