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喊缺錢,企業發展喊差錢,招商引資喊政策不力、辦法不多。問題出在哪里?我們該如何解決?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同參與項目的實施、運營,實現互利共贏。
6月27日,來自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全球環境基金、亞洲城市發展中心、財政部、住建部的專家們齊聚貴陽,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希望主題論壇上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就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前景、問題、挑戰、解決方式等內容進行探討。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也簡稱為PPP,是一種長期合同式與風險共擔的機制,在該機制下,政府與私人合作伙伴共同承擔發展公共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共服務的風險。
“整個從全球來說,PPP都是非常重要的模式,PPP在很多社會公用領域的關鍵性的問題上帶來了非常關鍵的變革和積極的調整。”全球環境基金首席執行官石井菜穗子開門見山地指出PPP模式的發展前景。
PPP模式作為一種新的合作方式,石井菜穗子認為,需要經濟發展以及能源、土地、資源配置有非常好的結合。這一觀點隨即得到與會者共鳴。
“由于中國人均占有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態環境正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田宇,結合實例向與會者們分享了中國在利用PPP模式治理水環境上的成功經驗。
目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在中國正日趨成熟。特別是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被視為“奇跡快車”,通過整合公共和私人投資,用以提供公共服務。
“2014年,通過對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考察后,我們引進了PPP2.0版,也就是說把PPP不僅僅作為一種融資手段,而是作為一份全面的體制機制的變革。”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表示,目前中國推進PPP模式主要是依靠智能建設、機構建設、示范推進。
2014年12月,財政部宣布30個公私合作模式試點項目,總投資達1800億元。這些項目涉及到廢水處理、廢物處理、運輸、混合動力車、環境修復、供水、醫療和體育設施。
貴陽南明河治理工程,作為其中的一個試點項目,其合作、實施以及取得的成果,備受與會嘉賓們的關注。
“南明河治理工程,基本實現了財政部當時的戰略,達到了示范目的。”焦小平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孔海南,利用論壇開始前的時間,專程到南明河實施項目現場進行實地調研,“南明河近兩年,由以前的黑水轉變為現在有魚有蝦,為什么快?就是因為貴陽市政府和合作方建立起了信任關系。”
“南明河治理工程之所以實施得很好,就因為選擇了有能力、有技術的合作企業。”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樊元生這樣總結。
南明河治理成功經驗,讓與會專家們看到了PPP模式的利益共享、資源集合等特點。但政府如何在合作中更好發揮作用?如何實現風險共擔?如何更好地實現融資?
圍繞這一現實矛盾,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水務投資平臺董事長侯豐、歐洲PPP聯盟PPP顧問蒂洛·西格、IDFC項目公司執行副總裁寇杜庫拉·卡亞那·科什那堪等中外專家紛紛支招。
“融資的主要責任由社會資本來承擔,政府是副工角色。”
“政府要選擇技術強、有成績、有經驗的團隊,作為合作伙伴。”
“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無論從項目的儲備、項目的論證、過程的監管以及調價,建立相應的組織保障體系。”
4個小時的論壇,無論是主題演講,還是討論,與會嘉賓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PPP模式作為一種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合作模式,通過雙方的風險共擔,實現共贏,讓更多的普通群眾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服務。
南明河的變化令人驚嘆
論壇現場,一頭銀發的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孔海南引起記者注意。
65歲的孔教授向觀眾介紹自己與水的緣分:“大學就學水,工作是干水,所以海字里的這個三點水是我的本命。”
從1987年到2000年在日本的13年間,孔海南一直和水打交道,2000年回國后依然從事水污染的研究治理工作。“水源污染是很短時間,治理污染的時間和成本卻很大。所以我時隔兩年,再次回到南明河邊,看到原本黑臭的河水已經沒有了難聞氣味的時候,我很慶幸自己選擇缺席年會的開幕式也要到這里來看看,南明河沒有讓我失望。”
孔海南說,其實在南明河治理初期,自己也參與了最初的規劃工作。“貴陽市政府一位領導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你們覺得怎么做最好、什么方法最可行,就怎么去做’,我從這簡短的話語間聽出的是信任。”
最后,孔教授建議參會人員都到南明河治理現場去看看。“聽周圍的人說,現在還時常有白鷺在河里覓食呢。”
觀點
寇杜庫拉·卡亞那·科什那堪 (IDFC項目公司執行副總裁)
政府與社會資本間的合作關系,并不是簽訂一紙合同、找一個承包商那么簡單,而是尋求、選擇適合的、長期的合作方,建立清晰、合理、風險共擔的合作方式,項目起步前,做一個真實情況的模擬性的可行性研究。
而政府在合作過程中需要做的,是制定明確、可行的合作框架,提供法律支持,并針對私有力量和政府自身建立監管制度。同時,重視合作項目的規劃階段,并以項目的重點內容為出發點。
焦小平 (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副主任)
2014年前,中國的PPP模式是1.0版本,國內的很多有優勢的社會資本,沒有很好利用。2014年,中央提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引入了PPP2.0版本,對PPP進行的體制機制改革。
PPP模式的建立,需要在智能建設、機構建設方面多做努力,在合作過程中有明確的步驟,以建立一種標準化活動管理體制。
同時,政府需要簡政放權,積極發揮服務作用,并給予社會資本更多的信賴程度。合作雙方各司其職,讓最適合的人做最適合的事。
中信產業基金總裁田宇 社會資本運用PPP模式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社會資本要積極參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在PPP模式下通過不斷創新,以示范促改革,可以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使藍天、青山、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文明做貢獻。
近三百年來,工業文明飛速發展帶來社會巨大進步,但也導致全球生態危機、能源資源危機等多重困境。在中國,由于人均占有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態環境正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因此,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自2014年以來,中國各部委大力推廣PPP模式,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助推器”。中信產業基金作為國內最大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規模超過500億人民幣),充分發揮“金融+實業”資源優勢,成立中信PPP聯合體,在城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及運營、城市固廢綜合治理及運營等領域,以PPP模式推進生態環保產業的投資。
以水環境治理為例,貴陽市改變以往“條塊分割、多頭治水”的傳統治理模式,先行先試采用PPP模式,引入中信產業基金旗下水務投資平臺——中國水環境集團,通過清晰的交易結構和商業模式,推進南明河流域治理,實現投資省、見效快、質量高、效果好的總體目標。該項目被財政部評為國家首批PPP示范項目。
在區域治理上也有成功案例。廣安市通過PPP模式開展“潔凈水”行動,整體提升廣安區域的水環境質量,成為國家首例區域性跨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
PPP模式在地下再生水處理系統上也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未來20年,中國將有3.5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生存空間和環境容量成為城市發展的瓶頸。中國水環境集團不斷創新,通過運用地下再生水處理系統,有效解決污水廠的建設與環境矛盾,實現環境友好、土地集約、資源利用。
延伸閱讀:
取長補短風險共擔 共同推進綠色革新
來源:貴陽網 作者:梁婧
“貴陽市南明河流域治理作為國家首批PPP示范項目推進得很快,用兩年時間就擺脫了黑臭階段,比其他的類似項目少三年以上”;
“要認清楚各自的角色,在整個項目運作過程中不是推卸責任,而要做好風險分擔”……
6月27日,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希望”論壇上,來自政府、企業、社會各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就PPP模式中,項目選擇、各方角色扮演、風險管理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社會資本、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通過簽署合同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而建立的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機制,在這種最優方式下,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涉及環境整治修復、廢水廢物處理、供水供電、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各方面的項目,我國開始逐漸采取PPP模式。“按照我國城鎮化進程規劃,未來我們至少需要40萬億以上的資金來進行包括交通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僅僅靠政府本身是不行的。”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說,依靠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建立一種基于法律框架下的權責體系,從過去傳統的“自建自營”轉變為“官督民營”,讓最適合的人做該做的事,政府的財政負擔減輕,社會主體的投資風險減小,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要順利推進項目建設,首先要認清PPP模式與其他模式的區別。歐盟PPP中心顧問蒂洛西格說,對于公共領域,大家更看重的是項目的快速建成和盡早提供服務,“PPP模式中,項目的不同利益方都有各自的興趣點以及優勢劣勢,我們要考慮到一個項目的周期是一個長期的合作過程,從項目籌備、設計到實施、運營,需要形成一個權責清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透明的項目聯盟。”
在項目聯盟中,政府、社會資本等各利益方應該怎么做呢?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田宇認為,各方之間要建立信任合作關系,“貴陽市的南明河流域治理項目是有我們參與的,將原來的多頭治水的傳統治理轉變為PPP模式,讓專業人干專業事,不僅投資省,還見效快。”田宇舉例說,項目推進得快,在于政府與其相互信任,社會資本加入政府公共服務建設,優勢互補了,才能達成共贏。
在論壇結束時,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公共采購和基礎設施融資部主任佩雷拉總結說,匯集能源、土地等各種要素,做好角色分配、資源配置、風險共擔,政府以主動的姿態去協調、合作,才能打開綠色革新的大門。
PPP樣板:貴陽南明河治理的今夕變化
時間:2015-06-29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王魯銓 黃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