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鴻圖科技車間內工人正加緊生產汽配零件。 資料圖片
8月12日,清華大學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肇慶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投資超100億元 “啟迪環保科技城”將在肇慶市新區落戶建設。此項目將成為肇慶市在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中投資總額最大的簽約項目。
根據《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確定的產業分工,肇慶要以汽車整車及其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和高端電子裝備為發展重點。為此,肇慶借樞紐城市地域格局,以“四大平臺”、數十個產業集聚基地為支撐,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主動出擊引進優秀企業和大項目。
啟迪控股的加入,將使肇慶節能環保裝備進入快跑時代,為肇慶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掀開了新的篇章。肇慶政府將通過啟迪環?萍汲牵ㄕ貞c)項目,實現高科技產業孵化培育、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業投資基金、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以啟迪為龍頭企業重點發展肇慶節能環保、健康養生、生物醫學、文化體育等幸福導向型產業;傾全力將肇慶打造成為華南節能環保裝備集聚基地,為華南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撰文:謝輝 王雯倩 黎柱
產 業 態 勢
定下肇慶發展環保裝備產業基調
十八大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大建設并列的高度,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之一,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如此良好的機遇下,肇慶提出加快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產業,不僅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肇慶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另外,肇慶近年來正努力建設成為珠三角連接大西南的樞紐門戶城市。肇慶不僅作為珠三角面積最大的城市,唯一面向大西南的珠三角城市;是東盟國家經濟區域與珠三角經濟區域聯絡的陸路水路要道,各種交通大動脈交會。肇慶地理位置扼要,也是珠三角的第一道生態屏障,西江肇慶段擔負著廣州、佛山等其他珠三角城市上千萬人的飲水安全。根據《珠江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綱要》的要求,嚴格保護區、控制性保護利用區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約80%。因此,肇慶長期以來致力于加強環境保護,2006年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稱號。“要金山更要青山”,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綠富雙贏”,是肇慶市政府一直堅持的原則。因此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不僅是順應時代的要求,也是咽喉地位所賦予的責任要求。
肇慶市與啟迪控股開展合作,提出了以“市場換投資”的理念,把肇慶的大氣、水、固廢、土壤等環境治理項目化,初步測算治理的投入需達360多億,用PPP等合作模式,尋求環保領軍企業的戰略合作,推進綜合治理,為環保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也為環保產業的招商引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環保項目及產業在肇慶的示范性運作,將為環保企業搶占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市場提供最優質的條件和基礎。肇慶將立足本地,服務珠三角,輻射大西南,緊抓各大城市對環境治理和環保設施龐大的市場需求,加快建設環保裝備研發、制造以及環境治理服務全產業鏈的集成基地。
質 量 優 先
平臺載體推動產業錯位發展
2014年,裝備制造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77.9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2.6%,增長15.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3.35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2.9%,增長17.3%;完成投資121.8億元,占工業投資的22%。
近年來,肇慶市把發展珠西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與建設珠三角連接大西南的樞紐門戶城市緊密連接起來,依托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廣佛肇經濟合作區四大平臺招商引資;加快建設高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懷集縣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德慶產業轉移工業園、廣寧江積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鼎湖區永安工業園、肇慶高新區省市共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一批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以平臺、園區帶動產業集聚發展,加快了產業集群形成。在區位和園區優勢的助推下,肇慶先進產業堅持錯位發展,汽車與零配件和智能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
平臺載體推動產業發展的效應顯而易見。肇慶市市長賴澤華表示,放眼廣東乃至華南地區,百億規模的環?萍紙@區并不多見,環保產業發展水平總體較低,特別是環保服務業及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非常薄弱。在肇慶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中堅持錯位發展,推進立足肇慶、服務珠三角、粵港澳及泛珠三角的環保產業發展正當其時。啟迪環?萍汲牵ㄕ貞c)的即將興建正好大力填補了肇慶節能環保產業園區載體的空白,為肇慶市的環保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
未來,肇慶將把節能環保產業與高新區引領新型工業化、以肇慶新區引領新型城市化的“兩區引領兩化”戰略緊密結合,將節能環保相關企業重點布局在肇慶新區和肇慶國家高新區。
創 新 驅 動
“啟迪”啟動節能環保裝備集聚基地未來
啟迪環?萍汲牵ㄕ貞c)選址于肇慶新區總部經濟組團及臨港物流區內。項目總投資額超100億元人民幣,整體分兩部分開發,分別是集總部經濟、辦公、教育、商業、居住、公共服務等功能的啟迪科技城,以及用于開發研發、裝備制造等功能的啟迪環保產業園。該項目將依托清華大學等知名院校,以“社區、校區、園區”三區聯動為發展理念,引入清華科技園在創新創業要素聚集、孵化器運營、科技園區管理、創投基金等領域20年的成功經驗和資源,配置頂尖環保產學研資源,整合旗下環保企業力量,開展環保領軍企業招商,致力于建設成為以科技研發為主導,將辦公、教育、商業、居住、公共服務、設備生產融為一體的新型環保科技城。啟迪環?萍汲牵ㄕ貞c)涵蓋環保研究院、環?萍紙@、環保產業園、促進環保研發、設備制造、環境第三方治理相融合,在節能環保領域建設集群式創新制造基地。
據悉,國內環保龍頭上市公司桑德環境、科達潔能、紫光古漢以及清華陽光、亞都科技、啟迪水務等相關企業已落戶啟迪環?萍汲牵瑤赢a業鏈上下游配套,將成為國內最具創新實力額環保企業集群,力爭未來實現年產值超500億。啟迪環?萍汲牵ㄕ貞c)將成為環保產業的科技創新城、華南總部城和裝備制造城。
以啟迪為龍頭,肇慶將重點發展城市智能環衛車輛、太陽能光伏設備、水處理設備、固廢處理設備、清潔燃煤氣化裝置、脫硫脫硝裝備、室內空氣凈化設備等節能環保裝備,加快節能環保產業集聚;重點發展節能環保、健康養生、生物醫學、文化體育等幸福導向型產業。將肇慶打造成為華南節能環保裝備集聚基地,為華南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A
汽配產業走好差異發展的步調
區域合作
氣溫高企的夏日周末,廠里設備轟鳴,如吹起勞動號角,工人們正加班加點安裝運鈔車的防彈玻璃。據總經理王明方介紹,作為中國防彈運鈔車定點生產企業之一,寶龍汽車建有焊裝、涂裝、內飾和總裝四大生產線,擁有全項自動汽車檢測線,在國內同行中唯一擁有防彈鋼板熱處理設備和技術,具備年產3000輛防彈運鈔車的生產能力。2014年,該公司防彈車的生產份額約占全國的30%,生產總值約為2億元。除了傳統的防彈車生產以外,寶龍汽車積極尋找市場需求空白點,在家庭用車安全裝備的“私人訂制”和殘疾人升降裝置等其他特種汽車裝備研發生產中下功夫,希望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寶龍的成功在于嗅到了市場供需的空缺。肇慶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基礎較為薄弱,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要充分利用地域優勢、資源優勢,要堅持差異發展。近年來,該市積極構建“廣佛整車、肇慶汽配”的區域合作格局。肇慶也逐漸成為廣東汽車零部件和鋁合金鑄件主要生產基地、國家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制造集聚地之一。
據統計,全市規模以上汽配相關企業有15家,擁有鴻圖科技、鴻特精密技術、登云汽配3家上市公司和鴻泰科技、鴻興精密鑄造、動力技研等20多家骨干企業,相關企業100多家;并成功引進寶龍汽車、瑪西爾電動車、賽導新能源汽車等整車制造項目。肇慶市汽車產業鏈覆蓋上中下,包括原材料、工業設計、模具制造、配件加工、成品制造、市場交易和物流配送等多個環節。
未來肇慶將以寶龍汽車、瑪西爾電動車為基礎,推進國際品牌汽車項目落戶肇慶高新區;重點發展汽車發動機用等各類精密壓鑄件,發展汽車電子、電動汽車用電機、精密齒輪等產品,加快汽車整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群的形成。
B
技術自主創新 驅動智能產業發展
精準招商
一位專注的技術人員,一個整潔的密封車間,一臺“靜悄悄”運行的HS-系列離線自動光學監測設備正為平板顯示屏提供精密檢測,這是中導光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稱中導光電)的工作場景。在過去,光學檢測設備市場大部分被國外少數企業壟斷。中導光電液晶屏自動光學檢測(AOI)設備項目的成功制造,填補了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中大型平板顯示器光檢測裝備領域的一個空白,也成就了其成為國內唯一的為平板顯示產業提供精密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的專業技術公司。興許是因為對自主創新執著地追求,對產品質量嚴苛要求,中導公司在經濟下滑的大環境下,去年產值逆勢增長60%,并計劃改組上市。
中導光電董事長李波認為,對于面臨迫切轉型升級需要的廣東來說,亟需為培育這些代表性的高端產業和先進裝備制造業提供良好環境。肇慶高新區被列為省市共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便是為智能制造企業的成長提供了沃土。該基地規劃面積1000畝,采用產業抱團集聚招商和自建“園中園”形式,建設機器人系統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在中導光電、宏華電子科技、高訊數控設備、奧迪威傳感器、鼎臣永磁設備等十余家企業引領下,肇慶市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據了解,肇慶通過《關于明確創新驅動主攻方向,加快主導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不斷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全市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34家,裝備制造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7家,通過裝備制造業企業組建或參與組建的省級產學研創新聯盟有2個、省市級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4個,市級培育的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2個。
未來,肇慶將依托高新區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機械手等,加快發展新型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等先進制造技術裝備,以智能創新驅動增長,以質量贏得口碑扎實地位,加快智能制造產業集聚。
C
“裝洽會”攬資280多億
汽配零件與智能制造合占八成
平臺打造
今年上半年,肇慶全市實現裝備制造業增加值92.75億元;完成裝備制造業工業投資79.17億元,同比增長35%。截至8月15日,肇慶市將在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簽約項目共有45個,總投資為280多億元,預計年產值為630多億元。其中投資超10億元項目有6個,投資總額最大為100億元的啟迪環?萍汲牵ㄕ貞c)項目;投資超億元項目40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和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行業各約占40%。
截至目前,投資30億元的廣東(肇慶)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投資30億元的威悅電器(海利士)項目和投資23億元的廣晟工業園(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等在建項目有38個,總投資137.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7.5億元,其中投資超1億元項目19個;新投產項目7個,總投資22.6億元,其中投資超1億元項目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