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臺PPP模式扶持政策 單個項目最高獎勵5000萬
廈門網 2015-09-23
本報訊(記者 張詩)去年開始,我國大力推廣PPP模式(公私合營模式),廈門市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舉措,推動民間資本進入地鐵、機場、污水處理等系列城市基建領域,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
近日,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我市出臺了《關于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扶持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我市PPP項目合作,助推項目落地實施。據了解,我市將重點推廣領域集中在交通領域(軌道交通、機場、高速公路等)、市政公共設施領域(供水、污水、垃圾處理等)和社會事業設施領域(教育培訓、體育健身、醫療等)開展PPP項目合作。
《政策》中提到,對市政府批準的PPP試點項目,不僅保障項目前期的經費,而且對各區的試點項目進行獎勵補貼。據悉,市財政按照項目引入社會資本金額的5%給予項目實施地財政部門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5000萬元。列入財政部PPP示范項目或國家發改委PPP試點項目庫的,獎勵金額按上述標準(含限額)再提高20%。
此外,對符合條件的PPP項目,優先上報爭取中央財政等支持,并按我市現行政策優先安排專項補助,補助標準可適當上浮,最高不超過20%。
今后,我市還將通過建立市級PPP模式咨詢機構庫,為PPP項目提供專業服務和智力支持。
【名詞解釋】
PPP模式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也叫公私合營模式,簡稱PPP模式,它是政府和私人部門之間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基于具體項目建立起來的一種合作融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