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已成為當下環境整治的重大命題,而江蘇水系密布,河流眾多,水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9%,如何保護好水環境,更是成為江蘇政府關注的焦點。對此,江蘇率先大規模開展重點行業、城鎮污水處理工程提標改造等工作,BOT、PPP項目遍地開花,江蘇正借助市場之手推動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那么,這些整治的效果如何呢?
江蘇地處長江、淮河、沂沭泗流域下游,東臨黃海,河湖眾多,水網密布,大小河流有2900多條,水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9%。 如何保證眾多河湖的水質,成為江蘇歷屆政府關注的焦點。
為保障南水北調東線、通榆河、引江濟太等重要的“清水廊道”生命線的水質安全,江蘇省率先實行嚴于國家標準的重點流域污染物排放限值,大規模開展重點行業、城鎮污水處理工程提標改造等。而這些工作,是否也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程度全國領先
江蘇省住建廳城市建設與管理處副處長何伶俊透露,江蘇省這幾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能力快速增長。截至2014年底,全省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686座,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500萬m3,其中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193座,日處理能力1191萬m3/日;鎮級污水處理廠493座,日處理能力309萬m3/日。另外,還有89個生態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或簡易裝置建成投運,規模約8.2萬m3/日。江蘇省城市和縣城全部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83%,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程度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而在管網建設方面,2014年底,江蘇省累計建成城鎮污水收集主干管道4.48萬公里,其中城市污水收集管網3.06萬公里,約占全國總量的1/8,位列全國第一。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達92.38%,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率達82.3%。
在城鎮污水處理標準方面,自2007年以來,江蘇省所有新建污水處理廠全面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A排放標準。太湖流域還全面完成了既有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截至2014年底,江蘇省已有143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規模約850萬噸/日。
“根據近年來國家對江蘇省COD減排考核結果分析,國家認定江蘇省的COD減排量中,城鎮污水處理廠貢獻率達到70%以上。2011~2014年,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140.6億m3,削減COD343.6萬噸。”何伶俊表示。
污水處理BOT、PPP項目遍地開花
水污染防治是當下環境整治的重大命題,在這其中BOT、PPP一直發展得風生水起,特別是在污水處理行業。這在江蘇也不例外。
“在污水處理廠的投融資和工程建設以及建成后的運營和維護環節,可繼續引入BOT、TOT、PPP等多種模式,讓社會資本和專業公司參與污水處理全過程,提高污水處理量和處理水平。”徐州市水務局局長卜凡敬表示。
據了解,徐州市搭建徐州市新水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這一平臺,通過發行債券、信托融資、資產運營、PPP等方式籌集資金,累計融資50.3億元。同時,通過BOT、TOT方式在徐州市市區建成7座污水處理廠及2座凈水廠。
而在去年年底財政部發布的30個首批PPP示范項目中,江蘇9個項目榜上有名,投資總額527.6億元。這意味著,江蘇列入首批示范項目數和投資規模都居全國首位。入選的9個項目中,和污水處理有關的是南京市城東污水處理廠和仙林污水處理廠、南京市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徐州市駱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線項目。
行業對78號文反應強烈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6月12日印發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下稱78號文)規定污水垃圾處理、再生水和污泥處理勞務,自2015年7月1日起征收增值稅。自78號文發布以來,污水行業對此反應頗為強烈。而在江蘇,這個一直以來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省份。
徐州國禎水務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裕透露,78號文開征增值稅后,該企業直屬母公司國禎環保每年將要繳納3000多萬元的稅。而國禎環保一年利潤在5000萬元左右。“稅款就占到利潤的一半以上,毫無疑問會影響企業收入,進而影響企業未來項目拓展步伐。”王立裕表示。 “10年前建這家污水處理廠的時候就投入1.6億元,后來2004年花了0.6億元進行提標改造。加上其他技改投入0.2億元。現在剛收回本沒多久就又要開征增值稅了。”王立裕表示擔憂。
“污水處理行業大部分屬于特許經營,企業一般通過銀行貸款投資建設,在運營前期要負債運營,后幾年才能盈利,且屬保本微利。國家原先實行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三免三減半政策(即所得稅前三年免征,后三年減半征收),且增值稅免征,對促進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78號文將使得污水處理行業資本預期收益率從10%左右下降到6%。“這樣對于社會資本來說,污水處理行業的資本回報率比銀行利率高不了多少,那么資本就不愿意進入這個行業了,這對于行業來說是很大打擊。”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強調。
對癥下藥“問診”污泥處置“頑疾”
數據顯示,2014年底,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已達95%。
2012年,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提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十二五”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各地結合實際,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同時,明確要求到2015年底,江蘇省基本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全覆蓋。
而對于業內普遍認為的污泥處置費用缺乏保障問題,江蘇省也進行了“對癥下藥”。2008年,江蘇省物價局、財政廳印發的《關于調整污水處理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在污水處理費中必須提取不低于0.2元/噸的費用用于污泥處置,并要將污泥處置費用單獨列賬,以確保污泥處置設施的正常運行。2011年,江蘇省物價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將污泥處置費用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定價成本。
據悉,今年江蘇將研究出臺污水處理費指導性意見,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體系,這意味著江蘇在2008年制訂的污水處理費今年就要調整。在這其中,將提升污水處理費中污泥處置的費用比例。“具體數字大約在0.3元/噸。”何伶俊透露。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原標題《PPP項目遍地開花 江蘇正借市場之手推動污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