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易:關注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管理 工業和農業源頭削減水污染
中國科技網訊(記者彭玲玲 張靜 李少華)9月15日至16日,以“應對全球挑戰,創造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重大挑戰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關注全球可持續發展則是本次論壇首要討論的專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錢易教授就此進行了關于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的演講報告。
中國人均水資源只占全球四分之一
中國現在面臨怎樣的水資源狀況?“中國正面臨水的危機,我們在某些方面水太多了,在某些方面水又太少了,水質非常的臟。”錢易稱,她首先在報告中列出了一系列數據:在中國人均水資源只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中國水資源的分布也非常不均衡,在中國北部地區47%的人口或者說是65%的耕地,占了45%的GDP,但只占到水資源的19%;因此中國北部地區是缺水的地方,但在中國的南部地區經常會有洪水。“我們要對城市水資源進行可持續的管理來應對水的危機。”錢易表示。
與此同時,錢易提出了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管理的目標:首先是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給人們使用,包括提供給整個生態系統,保護清潔的水資源環境,現在很多的水體都污染了,不僅僅是地表水,包括地下水都是如此,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應該確保安全的飲用水,也就是說對我們的生命是安全的,同時我們要防止城市的洪澇災害。
工業和農業源頭削減水污染
如何實現目標?錢易又講述了解決措施,“首先是控制需求,節水優先,同時源頭削減水污染,進行更多植物的投資,來解決水資源污染來源的問題,同時應該多渠道的開源,特別重視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包括雨水、中水以及海水,最后要有新的思維和想法,我們是指中國的一些專家以及來自于世界各國的專家,我們應該讓廢水或者雨水成為資源,變廢為寶,包括水資源、能源資源以及肥料能源。”
怎么做到在源頭上控制污染?錢易認為,應該在農業領域和工業領域做到這一點,我們應該在工廠推行清潔生產和減少污染的產生,通過工業共生的代謝來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我們也可以建設生態農業,來減少農業部門化肥的用量以及農藥的用量,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減少很多的污染物。
錢易稱她參加了很多項目,由國家工業部、MIT主導的項目,是環保型的能效很高的技術使用,總的來說涵蓋了13個不同的工業行業,涵蓋了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如果所有的工廠都能從這些清潔生產當中進行學習,我相信中國整個的污染減控將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
中國非常重視高效和低成本技術治理污水
在農業方面,錢易表示,中國也非常注重發展生態農業,包括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并且要推廣沼氣池的應用,使用濕地來改善環境,不需要建設很多大型設施,而是使用一些天然的系統,非常便捷。“在中國人們非常重視發展以及使用高效、低成本合適的技術來治理污水。污水也是寶貴的資源,所謂的廢水變寶,廢水當中有些污染物可以進行回收,并且加以再利用,作為能源的來源加以利用,因為一些有機污染物可以轉化為有機物,轉化成沼氣,進一步的可以作為化肥使用,污水完全可以變成積極的有利的東西。”
“我們必須要實施水資源可持續的管理策略,以驅動可持續的發展,推動世界發展。”錢易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