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俞孔堅教授領銜的北京大學和“土人設計”團隊為中國貴州六盤水市設計的“讓水流慢下來: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獲得今年ASLA綜合設計類榮譽設計獎。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2014年9月30日,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公布了素有景觀設計領域奧斯卡之稱的景觀設計協會年度獎(ASLAAward)。由知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從600個參賽作品之中,最終選出了34個作品分獲:綜合設計,住宅設計,分析和規劃,交流,設計研究,以及地標設計等獎項。獲獎者將于11在丹佛舉行的ASLA年會及博覽會上被授予獎項。10月發行的《景觀設計》雜志(LAM)對獲獎項目進行詳細報道,同時亦在各大媒體公布。
由俞孔堅教授領銜的北京大學和“土人設計”團隊為中國貴州六盤水市設計的“讓水流慢下來: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獲得今年ASLA綜合設計類榮譽設計獎。這是俞孔堅教授和他領導的北京大學和“土人設計”團隊獲得的第11個備受世界矚目的ASLA獎項。
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目位于貴州六盤水市中心城區水城河畔,項目提出并實踐了城市生態海綿的理念,將河道生態改造、城市開放空間的系統整合與城市濱水用地價值的提升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河道景觀做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綜合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經過近3年的設計和施工建設,項目一期改造工程接近尾聲,昔日被水泥禁錮且污染嚴重的城市“排水溝”,已然恢復了人們記憶中那碧波蕩漾、流水潺潺的母親河景象。
評委的獲獎評語是:“設計師用非常少的投入,來恢復濕地,卻不乏詩情畫意。它看起來不像個濕地,你可以從中看到設計師的妙手。他們實際上在通過設計凈化水體。"Withlittlefunding,thedesignersofthiswetlandrestorationprojectwerestillabletomakesomethingpoetic...Itjustdoesn’tlooklikeawetland–youcanseethehandofthedesigner.Youcantellthey’reactuallycleaningthewaterwiththedesign"(ASLAAwardJury)
六盤水是一個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立起來的工業城市,以其涼爽的高原氣候而著稱,城市被石灰巖的山丘環抱,水城河穿城而過。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約60萬的人口。作為改善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市政府委托景觀設計師制定一個整體方案以因對城市所面臨的多項挑戰,包括:
1)水污染:作為建于冷戰時期發展起來的主要重工業城市之一,六盤水以煤炭、鋼鐵和水泥行業為主導產業。因此,長久以來,民眾長期受到空氣和水污染的困擾。數十年來,從工業煙囪排出的污濁空氣中的顆粒物沉積在周邊的山坡上,并隨著雨水徑流被帶入河流,來自山坡上農田的化學肥料以及散落的居民點的生活污水也一同隨地表雨水徑流匯入了水體。
2)洪水和雨澇:由于坐落在山谷之中,該城市在雨季容易受到洪水和澇災的危害,而由于多孔石灰巖地質,到了旱季又易遭受干旱災害。所以,季節性雨水的滯蓄和利用非常重要。
3)母親河修復:20世紀70年代,為了解決泛溢和洪水問題,水城河被水泥渠化。從此,原來蜿蜒曲折的母親河變成了混凝土結構的、死氣沉沉的丑陋河溝,它攔截洪水及環境修復的功能也喪失殆盡。同時,渠化的河道將上游的雨水直泄入下游河道下游,引發了下游更為嚴重的洪水問題。
4)創建公共空間:由于城市人口激增,導致了城市休閑和綠色空間的不足。曾經作為城市福音的水系統已經變成城市廢棄的后雜院、垃圾場和危險的死角。因此,在人口密集的社區與生態修復后的綠色空間之間建立起人行通道極其必要。這一設計的關鍵技術在于減緩來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個以水過程為核心的生態基礎設施來保存和改善雨洪管理,使水成為重建健康生態系統的活化劑,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務使這個工業城市變為宜居城市。
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項目占地90hm²,是該城市規劃的綜合生態基礎設施中首要且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構建完整的生態基礎設施,景觀設計師同時關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本體兩方面。首先,河流串聯起現存的溪流、坑塘、濕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載力的凈化濕地,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態凈化系統,一個綠色海綿體系。這一方法不僅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城市的雨澇危害,而且保證雨季過后任然有水流不斷。第二,拆除渠化河渠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使河岸恢復生機,使河流的自凈能力大大提高。第三,建造包括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的連續公共空間,增加通往河邊的聯接通道。這些綠道將城市休憩和生態空間一體化。最后,項目將濱水區開發和河道整治結合在一起。生態基礎設施促進了六盤水的城市更新,提高了土地價值,增強了城市活力。
作為六盤水生態基礎設施的主要項目之一,明湖濕地公園的場地位于水城河上游區域,河道被渠化、被垃圾和污水惡化的濕地區域、廢棄的魚池及管理不善的山坡地,垃圾遍地、污水橫流。作為生態基礎設施項目的示范項目,項目設計的第一步是重建生態健康的土地生命系統,包括改善雨水水質,恢復原生棲息地,建造通向高品質開放空間的游憩道,最后促進整個城市的發展。為實現這些目標,工程的具體策略包括:
(1)拆除混凝土河堤,回復濱水生態地帶。為各種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提供生境。沿河建造曝氣低堰,以增加水體含氧量,促進富營養化的水體被生物所吸收。
(2)建造梯田濕地和陂塘系統,以削減洪峰流量,調節季節性雨水。梯田的靈感來源于當地的造田技術,通過攔截和保留水分,使陡峭的坡地成為豐產的土地。它們的方位、形式、深度都依據地質因素和水流分析而設定。根據不同的水質和土壤環境種植了鄉土植被(主要采用播種的方式)。這些梯田狀棲息地減緩了水流,水中的過盛的營養物質成為微生物和植物生長所需養分來源,從而加快了水體營養物質的去除。
(3)人行道和自行車道沿著水系鋪展,在濕地梯田之間形成網絡。設有大量座椅、涼亭和觀光塔的休息平臺融入設計的自然系統中,便于所有人進入,促進了學習、娛樂和景觀審美體驗。并設計了一個環境解說系統以幫助游客理解這些地方的自然和文化含義。場地中最具標志性的建筑物是暖色的彩虹橋,它與當地常見的涼爽濕潤天氣形成對比。這座長堤連接中心濕地(湖)的三岸,創造出令人難忘的散步及聚人的場所。這里迅速成為了備受當地民眾和遠近游客喜愛的社交和休閑環境。
通過這些景觀技術,衰退的水系統和城市周邊的廢棄地被成功轉變為高效能、低維護的城市前廳。它巧妙地調蓄雨水、凈化地表污水、修復原生棲息地,并吸引了廣大的居民和游客。2013年它被官方指定為“中國國家級濕地公園”。
關于ASLA
(AMERICAN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S)成立于1899年,已有100多年歷史,是一個世界性的專業協會。景觀設計學是關于土地的分析、規劃、設計、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它與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共同構成人居環境建設的三大學科。景觀設計師的終身目標是將人的活動,包括城市、建筑、水利和交通等人類工程,與生命的土地和諧相處。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
六盤水城市生態海綿工程獲2014全美景觀設計大獎
curamaka 發表于:2014-10-9 來源: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
doxyaodude47 發表于 2013-07-24 16:47 瀏覽:6319 下載:61人次
Liupanshui city and siminghu wetland landscape
位置: 其他
分類:園林景觀
內容:實景照片
圖片:25張
安裝圖酷APP可以免幣下載無水印高清大圖,點此了解詳情
- 下載原圖
標簽:園林景觀實景照片
本項目位于貴州六盤水市中心城區水城河畔,項目將河道生態改造、城市開放空間的系統整合與城市濱水用地價值的提升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河道景觀做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綜合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經過近3年的設計和施工建設,項目一期改造工程接近尾聲,昔日被水泥禁錮且污染嚴重的城市“排水溝”,已然恢復了人們記憶中那碧波蕩漾、流水潺潺的母親河景象。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西部云貴高原腹地,水城河發源于鐘山區窯上,流經市區,潛入三岔河,城區段綿延13公里,是水城盆地內地表水排泄的唯一通道。作為城市的母親河,水城河見證了六盤水城市的發展歷程。老城自古水拱城垣,春夏多雨,水如滄海,城池則宛若荷葉般浮立水中,故名“水城”,也叫“荷城”。農耕時代的水城河蜿蜒流淌,與城相依。1966年,六盤水地區工業建設指揮部建立,大規模的城市工業化建設拉開了帷幕;1975年,水城河治理工程動工, 1980年整治竣工。至此,悠悠蜿蜒的河被打造成了標準的人工渠化筆直的河道。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渠化的駁岸使河道的洪澇調蓄與生態自凈能力遺失殆盡,水環境不斷惡化。垃圾堆砌與污水排放,將昔日的母親河變得滿目瘡痍。
從2009年起,六盤水市委市政府決定全面實施水城河生態景觀環境改造工程。我院從宏觀與微觀尺度系統性梳理水城河及流域,力圖全面恢復水城河生態、休閑、社會效益。
宏觀上從流域與城市尺度進行規劃。首先,恢復流域的雨洪調蓄與凈化功能,將沿河徑流、魚塘、低洼地作為濕地納入整個雨洪調蓄與凈化系統,緩解城市內澇,回補河道景觀用水,形成分級雨洪凈化濕地;而后,恢復河道的自然駁岸,恢復河道生態狀況與自凈能力,重現河道的生命力。再后,將城市休閑游憩與河道生態環境的建設相結合,建立連續的慢行網絡,并改造斷面形式,創造更多的親水空間;最后,將濱河土地開發與河道整治相結合,以河道景觀為契機引導城市內部更新,提升土地價值,增強城市活力,促進濱河景觀與城市宜居環境協同發展。
微觀上依據總體規劃的定位對具體河段進行設計。位于河道上游的一期工程由硬質河道的生態改造與明湖濕地公園兩個部分組成,合計31.2公頃。河道充分利用濱河有限的15至20米綠帶空間及陡坎高差,建立濱河梯級景觀帶,實現河岸的生態化改造。濕地公園的設計中,結合場地高程及魚塘肌理,構建梯級濕地系統,調蓄與凈化山區流出的溪流。同時,為彰顯城市作為西南地區重要的煤炭鋼鐵工業基地的“鋼城”文化,建設了蜿蜒臥浮于濕地之上的“鋼化飛虹”步行景觀橋。此外,設計倡導野草之美與低碳景觀,大量應用了低維護成本的鄉土植被,野花爛漫,水草繁茂,珠鏈碧河,漫步其間,人們仿若又回到了昔日蜿蜒流淌的母親河畔,它即將承載重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文明繼續前行。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2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3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4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5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6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7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8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9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0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1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2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3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4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5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6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7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8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19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20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21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22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23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24
- 下載原圖
六盤水水城及明湖濕地景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