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雨便‘看海’”一直是困擾我省不少城市多年的“老大難”問題,而這一難題今后有望得到破解。
昨日,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昆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云南將著力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督促指導昆明、麗江、大理、玉溪、楚雄等地做好“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方案,力爭建成海綿城市63.4平方公里。
全力推進19.2萬戶棚戶區改造
“通過努力,‘十二五’時期,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35.2%提高到4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從16.59%提高到31%。”在會上,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文冰介紹。
今年,云南將創新棚改融資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PPP等多種模式籌措項目資金,大力推進以城鎮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為重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力推進19.2萬戶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實施,積極引導新開工項目采用貨幣化安置比例,力爭提高到50%。
此外,“十二五”期間,云南爭取中央補助資金116.99億元,省級配套補助資金61.52億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拆除重建147.3萬戶, 660多萬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力爭分配入住30.4萬套公租房
保障性住房配置也是今年省住建廳的工作之重。“十二五”時期,云南共爭取中央補助資金376.59億元,省級配套補助資金60億元,銀行貸款574.35億元,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128.84萬套(戶),基本建成91.32萬套(戶),至2015年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計分配入住84.69萬套(戶),解決了全省約270萬城鎮中低收入者的住房。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力爭分配入住30.4萬套。” 李文冰表示,按照規劃,云南到2020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力爭實施各類棚產區改造70萬套(戶)以上,力爭分配入住公共租賃住房40萬套(戶);統籌實施200萬戶以上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
擬建成海綿城市63.4平方公里
近年來,每逢雨季,不少市民都會擔心道路遭淹。今后,我省多個城市將推進建設“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李文冰介紹,今年云南將著力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通過特許經營、PPP投融資模式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力爭2016年完成1100公里以上管網配套建設,新建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12座。加快推進城鎮燃氣設施建設,力爭新建燃氣管網600公里、加氣站25座。督促指導昆明、麗江、大理、玉溪、楚雄等地做好“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方案,力爭建成海綿城市63.4平方公里。
有序推進昆明、曲靖、玉溪、保山、紅河及其中新區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力爭新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150公里,爭取我省1-2個城市列入全國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力爭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100億元
“十二五”時期,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累計達1.1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3.8倍;房地產開發投資占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年均達23.5%。房地產開發企業達3429家,房地產行業從業人數達30余萬人。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37平方米,較“十一五”末增加近4平方米。
李文冰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房地產去庫存列為2016年五大任務之一。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要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的住房體制改革,逐步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個體工商戶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
進一步用足用好住房公積金,力爭個貸比達到85%,推動房地產企業優化發展;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科學推進133個城市綜合體規劃建設,力爭2016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100億元,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3050萬平方米。
云南信息報 記者 袁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