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由廣證恒生和青年投資家俱樂部聯合主辦的“環保產業的投資與并購”交流會在廣州舉行。
廣證恒生新三板環保行業研究員林全提供的數據顯示,新三板環保企業從2014年58家增長到2015年190家,漲幅達228%,實現超兩倍增長;總的成交額從2014年2.14億的規模增長到到2015年73億,增長了34倍。2015年,環保行業最熱的詞莫過于并購,截至2015年12月,固廢領域發生及擬進行的并購案例有42起,涉及交易總金額超160億,比去年同期增長60多億元。海外并購活躍,環保行業進軍國外。
林全指出,環保行業生命周期中,結合政策和生命周期兩個維度,土壤修復逐漸進入產業化正軌,將會支撐千億市場,保守估計2020年將達1500億元;膜法水處理成長階段增速快,膜技術優勢明顯,成本更低,2020年產值將達2000億;水環境綜合整治升溫,增長可期,廣東省一級政府直接投資1187億;固廢領域空間大,高增長。
對于環保PPP模式,林全預計,PPP模式2016年市場將大面積開花,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各地陸續公布和推介的PPP項目超過4000個,總投資達到5萬億元,給企業帶來更大優勢。
心合資本執行董事高淞對2015年的環保產業并購總結認為,“2015年是環保行業很關鍵的一年,有三大特點。特點一:變局,環保行業規則更加透明,政府更加重視;特點二:重資產,環保行業兩極分化越來越快,重資產的企業,重的越來越重,行業的細分、更精深、更加極致化,難以復制;輕資產的企業,則無可替代;特點三:政策周期性強,經濟周期影響大,現行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周期確實到了向環保還賬的時候,因此政府加速為環保花錢,環保行業逐漸發展起來。環保行業是一個關系和區域市場,企業拿訂單的能力很重要,投企業則是投‘人’。”
2015年,PPP模式出現,一級開發商出現,以前的單個項目由一級設計打包,識別、規劃和提成。高淞預計,未來環保行業重資產越來越重,PPP模式可以讓投資者介入時間點提前,最大限度的利用社會資本。
最后,擬在新三板掛牌的東籬環境、雋諾環保、迪斯環保三家環保企業分別做了路演。就細分行業看,東籬環境是立體生態治理環境領域的領軍企業、雋諾環保是固廢回收再生設備制造及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領先者、迪斯環保是中國環境大氣污染治理的領導者。
原標題:新三板環保交流會:2015年環保PPP項目投入達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