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工商聯環境商會舉辦的兩會見面會上,中持環保董事長許國棟指出,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環境保護在污染治理、環境修復后,是環境建設和環境創造的新階段。而在我國,前三個階段可能是同時進行的。
他認為,未來中國將會進入環境大建設時代。即一方面體量大,綜合性強。比如,目前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投資額度都以億元甚至10億元為基本單位;并且涉及的工程類別、技術門類非常多,與之相關的城市管理職能也非常繁雜;另一方面范圍大,對環境建設、優質環境公共產品、和諧城鄉環境的需求,將貫穿我國東中西部。
所以對于產業本身而言,未來重點將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對綜合環境服務能力要求提高。
許國棟建議,環保企業在“十三五”期間做好積累,特別是相關技術創新能力的儲備。為了適應環境大建設系統性、復雜性、長期性的要求,環保企業在業務拓展上不能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而是要扎根于所服務的領域,真正了解當地的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精細化服務,形成某種意義上的“共生”。
他判斷,從2020年開始,環保行業將需要真正的“好東西”,即優質優價的產品和服務,富含技術含量,體現專業性。行業也將因此開始真正向技術理性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