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調研了北京市通州區管頭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試點項目,通州區水務局和通州區宋莊鎮政府領導參加調研,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陪同調研。
管頭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由村西處理站和村南處理站組成,設計每天處理污水520噸,是北京市通州區首批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試點項目,由尚川(北京)水務有限公司以BOT模式投資建設并運營。
村西處理站設計每天處理污水110噸,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是尚川(北京)水務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專利技術循環生物濾池系統(WRBF®),特點是僅用一臺泵,耦合了集約和生態兩種技術路線的各自優勢,在保證出水水質穩定的前提下實現了“免運行、低維護、低碳節能”,可為管頭村約1000個家庭提供污水處理服務。村西污水處理站于3月底建成投入運行,目前已全面達到國內最嚴格的北京市地方一級排放標準(DB11/307-2013),設計每天處理污水410噸的村南處理站將于五月份投入運行。
尚川(北京)水務有限公司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批準、中國人民大學資產管理公司與環境學院王洪臣教授課題組共同投資成立的產學研平臺,旨在將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進行產業轉化,響應國家關于高等院校創新創業的一系列要求。
張建明常務副書記對該試點項目取得的進展給予充分肯定,稱贊該項目理念科學、定位精準、設計合理、質量合規,達到了試點項目預期的示范作用。同時,希望尚川(北京)水務有限公司要精益求精,分析不同地區農村污水處理的特點,不斷擴展豐富該專利技術的適用性,使之獲得更廣泛的應用,為破解農村污水治理的技術難題、再現“青山綠水”做出貢獻。
來源:人民大學 環境學院
編輯:羅, 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