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幾年,隨著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我國環保產業的投資額不斷提升。“十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總額不足萬億元,到“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總投資額與固廢處理投資額分別達到2.16萬億和0.21萬億,而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到“十二五”末,我國環保投資總額和固廢處理投資額將分別達到3.40萬億和 0.80萬億,市場規模急劇擴大。預計產業規模的高速增長有望持續10 年以上。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固體廢物治理行業是指通過提供一系列產品和服務來測量、防止、限制和減弱因固體廢物引起的各種問題的行業,是環保產業的主要子行業之一。
目前我國的固廢處理行業尚處發展初期階段,產業化程度和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近幾年,在政策驅動下,產業發展正在進入高速增長的拐點。
近幾年,隨著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我國環保產業的投資額不斷提升。“十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總額不足萬億元,到“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總投資額與固廢處理投資額分別達到2.16萬億和0.21萬億,而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到“十二五”末,我國環保投資總額和固廢處理投資額將分別達到3.40萬億和 0.80萬億,市場規模急劇擴大。預計產業規模的高速增長有望持續10 年以上。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廢管理的物品、物質。根據固體廢物產生的源頭和對環境的危害程度,通常可將固體廢物分為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建筑垃圾四大類。一般情況下,建筑垃圾經過簡單分類即可回收再次循環利用;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這3類均需要經過處理,并安全處置,方能消除環境生態風險。目前,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管理的重點是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
固廢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僅會造成水體、土壤和大氣的直接污染,還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威脅人體健康。
目前我國固體廢物產生量持續增長,2014年,中國城市垃圾清運量已經達到17,860萬噸,縣城垃圾清運量也已達到6,657萬噸,另外,村鎮垃圾也與城市垃圾總量相當,從2004年起,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活垃圾產生國。
2000-2014年中國城市垃圾清運量
2000-2014年中國城市垃圾清運量及無害化處理量
2014年,全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2.6億噸,綜合利用量20.4億噸,貯存量4.5億噸,處置量8.0億噸,傾倒丟棄量59.4萬噸,全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62.1%。
1998-2014年中國一般工業固廢物產量
2014年,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3,633.5萬噸,綜合利用量2,061.8萬噸,貯存量690.6萬噸,處置量929.0萬噸,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為81.2%。
1998-2014年中國危險廢物產量
1998-2014年中國危險廢物處置情況
固廢治理領域的進入門檻比較高,相比較而言要遠高于污水行業。目前整體行業發展尚不成熟,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相對而言較成熟,其次為工業危險廢棄物處置行業。
2014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藝占比75.5%的情況表明,大部分的中小城市、縣城、建制鎮仍是以填埋工藝作為處理生活垃圾的首選工藝。
中國環保投資占GDP的比重自2001年的1.01%提升至2008年的1.43%,所處的水平與美國環保產業80年代水平相當,該階段為美國環保產業高速發展的后半段,環保產生的增速約為GDP增速的兩倍。
作為環保產業的重要一環,與污水處理和大氣處理相比,中國目前固廢處理行業仍處于初始階段,產業化程度和市場集中度均非常低,隨著投資規模的快速加大,固廢處理行業也必將高速發展。
(一)固廢處理方法分類
目前,我國對固廢處理執行的是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等3類技術政策,其中又以無害化為主,而歐美發達國家一般以資源化為主。
通過預防減少或避免源頭的廢物產生量,實現減量化;對于不能避免產生和回收利用的廢物,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減少其量和毒性,然后在先進的填埋場處置,從而實現減量化;對于源頭不能削減的廢物和消費者產生的廢物加以回收、再使用、再循環,使廢物回到經濟循環中去,以此實現資源化。
目前廣泛采用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三種。
衛生填埋是普遍采用的處理方法。因為該方法簡單、投資少,可以處理所有種類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國廣泛沿用這一方法。從無控制的填埋,發展到衛生填埋,包括濾瀝循環填埋、壓縮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
高溫堆肥是我國、印度等國家處理垃圾、糞便、制取農肥的最古老技術,也是當今世界各國均有利用的一種方法。堆肥是使垃圾、糞便中的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生物化學反應,最后形成一種類似腐殖質土壤的物質,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堆肥技術的工藝比較簡單,適合于易腐、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垃圾處理,可對垃圾中的部分組分進行回收利用,且處理相同質量垃圾的投資比單純的焚燒處理大大降低。
焚燒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燒爐中與氧進行化學反應,通過焚燒可以使可燃性固體廢物氧化分解,達到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獲得副產品的目的。幾乎所有的有機性廢物都可以用焚燒法處理。
(二)我國生活垃圾處置構成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以填埋和焚燒處置方式的總量均穩步增長,焚燒處置增長較大,且都集中在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填埋處置仍然是我國生活垃圾最主要的處理方式。
由于垃圾焚燒容易引發較嚴重的大氣污染,會衍生重金屬含量很高的爐灰,垃圾焚燒煙氣中含毒較高的成分多氯代二苯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這些對公眾可能會造成的健康問題一直引發廣泛關注。雖然二噁英控制技術和煙氣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國家控制標準也越來越嚴格,但由于規模效應與高額的建設費用和運行費用,使之在中小城市內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即使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受困于鄰避效應,其建設也是舉步維艱。
目前,我國相當大的部分的生活垃圾未進行有效的分類和預處理,也限制了其它處置方式的使用。現代衛生填埋場的選址周期短、建設周期短、總投資低、運行費用低、處理量大,且沒有產能限制,同時操作工藝簡單、易于管理維護。基于上述情況,在我國直接填埋作為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是由生活垃圾特性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可以推斷填埋處理仍然是國內目前乃至未來相當時間內的生活垃圾處理主導工藝。
(一)投資機會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并提出我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次強調,要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
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五位一體”的總布局,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啟動,環保行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已經凸顯出來。
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環保投入要在一定時間內持續穩定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1.5%,才能有效的控制住污染,達到3%才能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在我國GDP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環保投資占比也在逐年提高,在雙重基數提高的基礎上,環保投資必將進入加速上升期,固體廢物治理領域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隨著國家對環保產業的高度重視,民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加之固廢每年巨大的產量、處理設施能力嚴重不足的現實情況,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加大了對固體廢物治理行業的扶持力度,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更是將節能環保作為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近年來出現了一批先進的固廢處理技術,這些技術在未來會有較大發展空間,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1、水泥窯垃圾處理系統: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垃圾是垃圾處理方面的新技術,在我國現階段,由于垃圾本身的特點和水泥窯法低投資、無二噁英等優點,使得該方法較適合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
2、垃圾填埋沼氣發電:指將垃圾填埋場中的有機物經降解后產生的填埋氣(富含甲烷)作為燃料進行發電的技術,是一種將垃圾清潔化、資源化處理的利用方式。由于這一過程達到了溫室氣體減排的目的,因此符合相關清潔發展機制(CDM),并可以進行碳交易以取得除發電外的第二重收入。由于此類業務在國內尚處于實踐初期,現有項目盈利能力差異較大,但從市場容量來看,由于國內目前接近八成固廢處置采取簡單填埋,全國有多少填埋場就存在相應比例的填埋沼氣發電市場空間,未來這一市場空間廣闊。
3、垃圾焚燒熱電聯產:目前,垃圾焚燒發電效率僅能達到焚燒供熱效率的30%,熱電聯產,即供暖季節主要供熱而在非供暖季節主要用于發電的模式存在顯著的經濟效益,這一業務模式雖仍處于前期探索階段,但發展前景廣闊。
(二)風險
1、政策風險:固廢處理行業的主要風險為政策風險,且主要針對固廢運營類企業。政策的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盈利狀況,比如垃圾焚燒發電,盡管前景看好,但在某些地區由于補貼標準和上網電價標準較低,一些企業仍處于虧損經營狀態。
2、環保風險:由于我國固廢治理工作開展不久,國內關于固廢處理設施有害物質的環保排放標準還不嚴格或尚未建立。相關企業核心技術的環保性需要重點關注。
3、技術替代風險:一方面,隨著固廢設施環保標準的逐步趨嚴,部分高污染固廢處理技術必然被低污染技術所替代;另一方面,國家對固廢處理投資的高速增長,必將使得新的高效率、低污染固廢處理技術的不斷涌現。
固廢污染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持久性,其危害程度也較大。隨著固廢污染日趨嚴重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固廢治理將越發受到重視,其對應的產業也將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