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債券由首家經過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認可的中國綠色認證機構商道融綠進行綠色認證。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首批省級落地簽約PPP項目之一——洛陽水系綜合整治示范段工程項目。經評估,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改善河道水質,使河道行洪能力得到提升。項目過程中構建和修復的小型人工濕地系統將提供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水生動物棲息地等生態效益,具有自凈化功能的生態河道將得到初步建立。
北控水務是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注于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旗艦企業,業務涵蓋城鎮水、流域水、工業水、海淡水及環衛固廢、清潔能源、科技服務等領域。公司在2014年全球水務高峰論壇上作為唯一一家中國水務企業入選全球年度水務公司四佳;2016年,北控水務新加坡樟宜項目榮獲年度最佳水務交易大獎,同時公司連續六年位居“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首。由于在水務領域的專業表現,公司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等多家國內外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
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直接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5年4月,我國出臺了史上最嚴格的水污染防治政策——《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保護水資源提出了行動綱領和明確目標。作為我國領先的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北控水務在專注業務的同時,于今年發布了首份可持續發展報告,在報告中展現了其對社會責任的重視與承擔。
截至2015年底,北控水務共擁有水廠388座(包括污水處理廠285座、自來水廠94座、再生水處理廠8座及海水淡化廠1座),總設計能力達到2462.33萬噸/日,污水處理規模1,305萬噸/日,再生水處理規模約104萬噸/日;水處理能力居國內行業領先地位,鋪設自來水管網4100多公里,為近百萬戶家庭提供安全飲水。公司共參與31個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涉及9條河道的綜合治理,業務覆蓋中國26個省級行政區及3個海外國家。
以貴陽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為例。南明河貫穿貴陽市中心城區,是支持當地發展的母親河。當地工業發展使南明河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2年11月,北控水務啟動了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對城區16公里河灘進行截污、清淤、除臭、生態修復和景觀恢復,基本消除了干流黑臭,使水質明顯改善,河道生態逐步恢復,濱水景觀有效提升。南明河畔逐步回歸了當初“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的美好景象。
另一個案例是北控水務的兩大典型海水淡化項目——曹妃甸萬噸級海水淡化項目和三沙市島嶼海水淡化裝置建設項目。海水淡化是解決淡水資源缺乏的重要途徑之一。曹妃甸5萬噸海水淡化項目抽取深層海水,經過多層工序后可實現日產淡水5000噸,供給當地電廠使用。同時由專業化工企業負責接收海水淡化后廢棄的濃鹽水用于鹽化工生產和曬鹽生產,既避免了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又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在我國最南端的三沙市,北控水務也已相繼在多座海島上設置了海水淡化裝置,使駐島居民告別了必須依靠補給才有生活用水的歷史,用上了穩定供給的淡水,長遠來看有利于維護我國南疆的穩定與安全。
在海外拓展水務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國家支持的優先發展領域,對綠色能源和先進水務技術的應用也契合了綠色低碳建設理念。北控水務作為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水務企業之一,目前已經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修建了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等水務基礎設施。未來還會將業務拓展到泰國、蒙古、哈薩克斯坦、孟加拉國等多個“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
除了傳統的水相關業務外,北控水務還堅持城鎮水務與水環境開發兩大主業互相配合。積極拓展了城市環衛、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城市礦產、清潔能源等業務。例如,北控水務2015年投資建設光伏發電站總規模約500MW,全面投產后可減少標準煤使用量約20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00萬噸/年。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諸多品格,北控水務的一切業務開展也以“水”為原點——如水一般蕩滌塵穢,用專業服務使環境清新潔凈;如水一般順勢而為,創新求變;如水一般潤澤萬物,服務社會。憑借綠色公司債券這一融資工具的支持,北控水務將實現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