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水務薛曉飛:“雙碳”格局下再生水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環球網綜合訊】3月25日,由環球網主辦的亞洲青年領袖論壇分論壇暨第四屆環球趨勢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辦。本屆大會聚焦“綠色亞洲與未來發展”,旨在探討如何踐行國家雙碳目標與促進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推進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同時聚焦疫情后中國經濟強勁復蘇和新消費浪潮的興起,從消費升級與綠色發展之間的關系與創新入手,圍繞如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落實綠色發展的思辯。
大會上,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北控水務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工薛曉飛做了《“雙碳”格局下再生水發展的思考》的相關分享。
正如行業達成的共識,綠色發展伴隨著新機遇和新需求。據相關統計顯示,近年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清潔能源設備生產規模居世界第一。
而技術創新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同樣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積極探索和挖掘企業降碳潛力是北控水務的宗旨。薛曉飛表示,“除了水的社會循環和自然循環,我們現在必須把碳循環納入到這兩個循環當中去。”
他首先解釋了水的社會循環是什么:隨著人類社會對水的需求日益擴大,人類大規模地蓄水、引水,極大地改變了水的自然運動狀況,這種水在人類社會經濟系統中的運動過程即為社會水循環,旨在研究在開發利用過程中的水循環、平衡和變化。
在“雙碳”背景下,作為能耗大戶的污水(再生水)處理行業在低碳轉型之路上進行了提前布局。從數據來看,水務行業能源總消耗占國家各行業總能耗比例約為1-3%,而其全生命周期碳減排貢獻度則更高。
“北控水務集團站在行業、產業發展、乃至國家發展的視角,來系統考慮國家再生水循環體系的綠色低碳的破局之路。”隨后,薛曉飛以北控水務集團為例介紹稱低碳運營當前的核心在于現有運行項目的節能降耗、提質增效,同時在研發、應用和推廣能源自給、資源循環等技術方面雙向發力;北控水務在具體運行過程中,希望從規劃設計源頭上做到低碳節能,降低全生命周期運營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的目的。
值得關注的是,薛曉飛還強調了再生水的經濟屬性。“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即再生水怎么才能產生價值,為我們所用,形成正循環,那是一個更大的課題。”為此,北控水務集團響應并積極實踐國家提出的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即加強公益性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相關經營性產業開發項目一體化融合的實施。加大周邊協同產業收益對生態環境治理的反哺力度。
具體來看,提升城鎮再生水水質、高價值再生有效利用,以及降低過程中的碳排放三大目標,需立足于生態、行業大循環,在城鎮再生水廠“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進行統籌規劃,才能實現再生水的“雙碳”目標,推動“藍色經濟”的發展。
他指出,對于水務環境領域,低碳、零碳、乃至負碳的核心在于水務項目全域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平衡與控制;也在于政策制定者、產業參與者跨出水務環保行業本身,來思考全社會總的碳平衡的問題。
薛曉飛強調,我們必須站在更高的維度才能有所突破,以全新的視角來定義城鎮供排水體系,賦予其新的歷史發展格局下的新定位是前提;要從頂層一攬子統籌考慮政策、機制、法律、法規、供需平衡和匹配、以及市場和價格機制等因素,才能取得行業的實質發展和突破。
在他看來,國家再生水事業的蓬勃、健康、可持續發展是政府、科研工作者、企業家、工程師共同攜手奮斗才能達成宏偉目標;也要求從城市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管理等維度來系統協同。
“節能降耗、提升水廠能源自給、資源循環、綠色可持續是北控水務在探索引領未來的核心戰略思考,也是當前的實踐方向。”最后,薛曉飛指出,在企業各業務板塊布局碳減排相關目標和任務,北控水務集團數年如一日堅持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精益化運營等多種手段尋求企業的戰略變革和可持續發展,用實踐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為“雙碳”目標的達成貢獻北控水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