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股份首個海綿城市PPP項目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夯實基礎
新華網銀川9月8日電(記者 羅宇凡)G20峰會的召開,讓“堅持深度融入全球經濟,落實‘一帶一路’的倡議”再次升溫。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寧夏固原地區也迎來了第一個海綿城市PPP項目的正式落地。
9月8日上午,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人民政府與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等中標聯合體簽署《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協議》,并在固原古城墻遺址公園舉行開工儀式。固原市委書記紀崢、固原市市長馬漢成親臨現場,與財政廳、住建廳、水利廳相關領導以及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松平,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政等共同見證簽約開工儀式。
該項目建設范圍44平方公里,預計總投資約50億元,一期為試點區項目,規劃建設約23平方公里,已入選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總投資約38億元,其中29.88億元采用PPP模式進行建設;二期為拓展區項目,規劃建設約10平方公里,總投資約12億元。項目整體建設內容包括海綿型建筑小區、海綿型公園綠地、海綿型道路廣場、水系生態修復項目、供排水管網、污水處理再生工程等。
寧夏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地方,量水發展成為制約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海綿城市建設非常強調注重對天然水系的保護利用,大大減少了建設排水管道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調蓄設施與城市既有的綠地、園林、景觀水體相結合,“凈增成本”較低,還能大幅減少水環境污染治理費用,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巨額損失。解決了水的問題,寧夏地區的發展就有了保障,同時構建海綿城市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其經濟效益也不可小覷。
固原市市長馬漢成表示,“經過3個多月激烈的競爭性磋商和艱難談判,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體成為我市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競爭性磋商成交社會資本,這既是我市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最成功案例,也是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中第一個成功確定PPP合作社會資本的項目。通過項目實施,逐步實現城市‘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把固原建設成為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更新同步實施示范區、民族地區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示范區。”
首創集團總經理李松平表示,“為推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首創深耕海綿城市領域,努力為我國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固原也成為首創股份‘海綿城市第一站’”。作為該項目的投資建設主體,首創股份總經理劉永政告訴記者,“‘寧夏首創’的成立,是我們首次將市場觸角延伸至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區,這對首創股份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做出的努力是一次很好的證明和激勵。”
“中國將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改善環境質量,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是國家“十三五”戰略規劃的重要內容,對于地處西部干旱缺水的寧夏地區來說,固原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以PPP模式開展的海綿城市建設,對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和改善當地的環境質量以及人居用水安全有著積極示范作用,同時也為西部地區的經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新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