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今年將強化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啟動水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同時繼續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和綜合管理,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河源。
作為粵港地區重要飲用水水源地,近年來,河源市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工作。去年,該市東江流域31條河流水質保持穩定,6條河流水質有所好轉,其中有5條水質類別有所上升,東江干流河源段水質保持了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群眾生產生活方式轉變以及產業發展,水環境保護壓力日趨增加。為此,今年,河源市將啟動水環境保護立法工作,通過立法解決實際問題,保護河源市的水環境。目前,作為河源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廣東金融學院的專家教授正在就此項工作進行專題調研,為立法工作做前期準備。
同時,河源市還將進一步推進水污染防治行動,加強新豐江水庫水環境監管,推動東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繼續整治東埔河黑臭水體,完成4條水質較差水體(三王壩、金竹瀝、黃沙河、高埔小河)整治方案,并做好東江干支流、新豐江水庫和飲用水源、工業園區納污水體水質監測工作,加強水環境質量預警;加強深莞惠(3+2)經濟圈環保合作,推進深河“環保一體化”,構建東江水環境“一江同治”格局,強化環境風險管理,探索建立區域水環境污染聯防聯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