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座不用交電費的污水處理廠
威立雅的布達佩斯污水處理廠可以算是是世界上少有的能源完全自給自足的工廠之一了。
如今一些污水處理廠除了處理污水,同樣也會在廠區進行資源再生,比如回用水,加工肥料和發電等等。威立雅位于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污水處理廠,就開發了一套巧妙的協同消化系統,增加了沼氣生產,達到了能源的自給自足。
布達佩斯南部污水處理廠,服務人口180萬,通過污泥生產沼氣已經超過50年。2004年,威立雅決定提高沼氣發電產能,從而最大化的用電自給自足,但是污泥的有機物數量不夠,急切需要新的有機垃圾來源。
工業企業,超市和當地的餐館每天都會生產大量的有機垃圾,賣剩下的食物,生產線的垃圾,使用過的煎炸油和脂肪等等,他們也會發愁這些垃圾的去處。于是,解決方案出現了,由威立雅來回收這些垃圾!將有機垃圾與污泥混合,投入消化池,通過協同消化產生更多的沼氣。
但是,挑戰也同樣存在,很多收集來的過期食品都帶有包裝,沒法直接扔進消化池,而且在進消化池之前,這些垃圾還需要進行初步發酵,才可以與污泥一同厭氧消化。
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威立雅開發了一套名為Ecrusor的專利技術,通過研磨和分選把可降解垃圾與塑料包裝分離,然后送入厭氧消化生產沼氣。液體或固體的過期食品,未經烹飪的原料和廚房垃圾等有機垃圾從包裝中分離出來,轉變成適合消化的均勻的糊料,從而更容易與污泥進行混合和厭氧消化。同時分離出來的包裝殘渣則被切碎,送去焚燒或填埋場處置。
結果當然非常可人,廠區的沼氣產生量從原來每天的6000立方米增加到了2萬4千立方米,發電量也增加了三倍,平均達到超過90%的能源自給自足。在工廠的低耗時期,發電量超過了耗電量,從2016年起并入了國家電網進行出售。
工廠節省了用電成本,有機垃圾得到再生,地區的碳排放得到了降低,一舉多得,威立雅類似的能源自給自足項目正在變得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