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公布了2016年度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萍鄉市繼2015年度在全國第一批16個試點城市中排名第一之后,再次蟬聯榜首。
萍鄉海綿城市被認為已成功從全國試點邁向全國示范,該市一些原來的內澇區經過改造后,已呈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喜人景象。
自2015年4月被確立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該市在市區規劃了32.98平方公里的示范區,確立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總體目標。
而作為萍鄉海綿城市建設重要的參與者,南京卓遠資產管理公司承擔了為萍鄉海綿城市提供PPP服務的重要職能,用專業服務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根據記者的了解,在萍鄉海綿城市的實施過程中,南京卓遠主要在項目的收益機制、項目績效考核和運維費用保證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和專業服務。
為了探究這一標桿項目的運行機理和現實意義,為此記者專訪了南京卓遠項目經理黃飛翔,他詳細披露了該項目運行過程中的亮點所在。
另據了解,除了萍鄉海綿城市項目之外,南京卓遠還參與了岳陽海綿城市PPP項目,該項目是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內的典型項目,南京卓遠作為政府方咨詢顧問參與本項目識別、準備及采購的全過程,目前該項目在財政部第三批示范項目海綿城市類評比中獲得比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記者:能否大致介紹一下萍鄉海綿城市項目的基本情況?
黃飛翔:這一項目分為三個標段:萬龍灣內澇區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螞蝗河綜合整治及山下內澇區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西門內澇區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
建設內容大致分為五類:一是地塊和道路改造項目;二是雨污水管線項目;三是防澇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泵站、行泄通道、水系聯通項目;第四類是調蓄設施建設;第五類人工濕地建設。
項目按照PPP模式運作,合作期限10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維護期8年。項目資本金為總投資的40%,其中政府方持股45%,社會資本持股55%。由項目公司負責項目的融資、建設、運營維護和移交前的修復工作。
記者:在項目收益機制方面,南京卓遠是怎么設計的?
黃飛翔:我們是從兩個因素來構建收益機制。收費對象和收費標準。對于收費對象的確定,是根據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工程類別來確定收費對象。對于收費標準的確定,我們是以單個工程類別涉及的審計機關認定的通過竣工驗收的道路工程項目總投資(T)為基數并乘以折現率(i),并且考慮到收費對象的可承受能力,設定了收費系數(K),通過這三個指標來制定收費標準。
海綿城市的收費是個全新的領域,需要和發改委、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共同探討論證;和擬收費的對象進行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征集群眾的觀點和看法,在廣泛聽取和收集各部門、各單位和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后對收費機制再對機制進行完善,這會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只有經過反復論證的機制,獲得各方認可的機制,實施下去才能真正到位,產生效果。
記者:如何構建萍鄉海綿城市PPP項目的績效考核體系?
黃飛翔:主要還是通過履約監管。履約監管主要是建立了績效機制,并且常規考核結果與項目服務費用的支付掛鉤,考核結果越好,社會資本方得到的足額的項目服務費用。
首先在考核方式上,每次檢查均以百分制計分,日常巡查及不定期抽查占50%,年度考察(定期)成績占50%,滿分為100分,計算公式為:季度考核評分=(日常巡查及不定期抽查分之和÷檢查次數)×50%+季度考核分×50%;連續二次考核不及格,且情節嚴重的,政府方可終止合同,要求社會資本方提交書面說明并提出解決辦法;連續三次考核不及格,政府方有權要求社會資本方更換運營維護承包商或者終止本合同,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社會資本方承擔;
其次在績效考核指標上,運營期績效考核指標有資產有效性、財務健康性、系統安全性、社會滿意性;資產有效性考核指標有內澇指標、年徑流量控制率指標;財務健康性考核指標有合理的財務分析與運營、良好的盈利能力、項目公司負債能力等。
記者:在運營維護費用保障方面做了什么樣的考慮?
黃飛翔:我們采用按照“基于可用性的績效協議”模式,由政府方向社會資本方購買項目資產可用性服務(符合驗收標準的項目資產)和運營維護服務(符合績效要求的養護服務)。
記者: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成績斐然,你覺得獲得佳績的因素是什么?
黃飛翔:主要得益于南京卓遠公司的專業性服務,公司已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是一家專注于城鎮化,以提供城鎮化問題綜合解決方案為己任的專業機構,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公司積極參與城鎮化、協助城鎮化發展,致力于為城鎮化發展中的各方主體,特別是政府、地方投融資企業和產業投資人提供高效、創新、務實的綜合解決方案并成功付諸實施。
公司總部位于南京,在上海、深圳、河南、湖北、四川、重慶、寧夏、吉林、遼寧、江西、貴州、湖北、海南、山東、新疆、內蒙等地均設有分子公司,最大程度保障了“第一時間響應、及時迅速應答、最快速度到場”服務原則。公司下設總經辦、PPP事業部、管理咨詢事業部、研究中心、培訓中心、市場拓展部。公司有咨詢專家200余人,其中50余人在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已從事10年以上。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扎實的專業知識,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的項目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