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繼續踐行‘質量強企’‘質量強市’,致力于發展水務與環境事業,認真貫徹落實深圳市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對照‘六個先行區’建設和‘十大行動’的任務要求,結合水務集團的實際以硬作風、硬舉措抓好落實,為深圳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9月6日上午,2016年度深圳市長質量獎頒獎典禮上,深圳水務集團董事長韓德宏的發言,正是集團多年來深入踐行“敬業、求實、創新、包容”的企業精神,勇擔國企改革使命,以匠心品質成就至臻服務的深刻心得。
在水務改革與發展道路上,深圳水務集團一直以勇于探索和嘗試改革聞名業內。歷經多年創新發展,集團逐漸形成了以深圳本地供排水服務為核心,以“對外水務投資、產業鏈、污泥及廢水處理、河流生態修復類業務”為驅動的“一核四翼”戰略發展格局,致力于提供涉水事務全產業鏈服務,承擔了深圳市約99%的供水和50%的污水處理業務。憑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誠信,集團贏得了用戶、政府和行業的認可,2012-2014年連續三年榮獲中國水業最具社會責任投資運營(服務)企業稱號。
戰略領航,以質量型發展增強企業內生動力和持續競爭力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與支持下,深圳水務集團在“保障民生,呵護環境”的長期價值堅守中,從傳統的地方自來水公司,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原特區內供水排水業務合并、產權主體多元化、全市供水業務一體化、實施“走出去”戰略等,逐步發展為國內一流的水務綜合服務商。
為了發展為“最受信賴的水務企業”,實現基業長青,深圳水務集團組建了戰略管理委員會,建立了系統的戰略管理體系,制定了完善的戰略管理流程,對宏觀政策、行業政策進行持續研究,提出了發展策略并制定了“十三五”戰略規劃。
隨著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面對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需要,以及市民對生活品質與環境的更高追求,深圳水務集團將致力于通過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努力做強做優本地供排水業務,拓展跨區域水務投資業務,優化管控產業鏈業務,發展污泥及廢水處理業務,開發河流生態修復類業務,推動企業實現由傳統水務向復合型水務轉變,由城市供排水水務向“大水務”轉變,由有限責任公司向“公眾”公司轉變。集團立足深圳、面向全國,以國際一流標準做強、做優現有業務,大力拓展綜合環境服務類及河流生態修復類業務。
質量引領,構建與城市發展目標配套的水務民生保障體系
作為大型國有水務企業,深圳水務集團深知水質安全關系市民健康,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建立了涵蓋水源水、進廠原水及出廠水、市政管網水及二次供水、水處理藥劑及原材料、水質在線監測與應急監測在內的從源頭到龍頭的多層次、全流程水質監控體系,著力打造國內水務的“深圳質量”。歷經多年潛心耕耘,集團成為目前國內運營水平最高的水務企業之一,產銷差率、人均勞動生產率、人均制水量、人均管理管網長度、單位能耗等多項指標領先全國。
深圳水務集團在國內水務行業中率先引入食品安全領域的權威質量控制體系——HACCP體系,以食品生產的嚴格標準,打造過硬的安全供水保障體系,全力為市民提供遠超國家飲用水水質新標準的“放心水”“優質水”。HACCP水質管控項目獲2015年廣東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在供水水質符合新國標的基礎上,集團大力推進“自來水直接飲用”,已建成梅林、筆架山、沙頭角三座深度處理水廠,自來水深度處理能力達91萬噸/天,在全市已建成145個優質直飲水小區,約25萬市民喝上直飲水。集團還攜手鹽田區政府,致力于將鹽田區打造成國內首個優質飲用水示范區。
在排水領域,深圳水務集團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治水提質總體要求,投入25億多元實施五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及25項設施改造項目,通過污水處理“量”的增長與“質”的提升,進一步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已建成的福田污水處理廠(40萬m³/d),是國內最大的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近年來集團已完成192個內澇整治項目,年投入人力近萬人次、數千車次,及時消除轄區內積水點,成功抗擊臺風暴雨,確保城市安全度汛。采用QV、CCTV等先進設備共檢測排水管線1760余公里,發現并及時處理隱患2619處,有效保障了城市交通安全。
創新驅動,助力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
創新是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創新驅動”戰略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求的重要內容,更是傳統水務企業在新形勢下尋求突破、謀求高質量發展的主動選擇。深圳水務集團始終將創新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在行業內獲得了廣泛認可。
依托研發平臺,堅持“科技強企”。深圳水務集團是中國水協科技委主任單位,擁有技術研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建設部安全飲用水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創新基地、管網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及平臺。集團承擔了國家“十一五”水專項和國家863等多項國家、省市級研究項目,擁有一批處于行業核心及前沿的科研成果,有75項專利和22項軟件著作權,主編或參編27項國家或行業標準,榮獲多項國家及省市科技進步獎項。
創新業務模式,解決市政難題。依托雄厚的技術實力,深圳水務集團全力拓展水環境業務新領域,成功中標國內首個排水廠網一體化PPP項目和池州市海綿城市項目,“池州模式”享譽全國。集團還成功競得深圳布吉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這是集團在特許經營范圍以外首次參與原特區外治水提質和河道、分洪通道的運營管養,對企業向水務與環境綜合服務商轉變意義重大。
緊跟時代潮流,打造智慧水務。深圳水務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井蓋、智能消火栓等“智慧水務”系列產品獲得業內同行、市民以及媒體的廣泛關注。2016年,集團還聯手華為、中國電信開展基于NB-ioT技術的智能水表的研究和試點,三方聯合發布全球首個NB-IoT智慧水表商用項目,標志著國內智慧水務發展邁出了重要步伐。
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持續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在剛剛公布的2016年度生態文明考核成績中,深圳水務集團在眾多重點企業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集團堅持做到資金有保障,責任有落實,工作有實效,以實際行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助力建設美麗深圳。
為節約水資源,深圳水務集團建立了“水循環”體系,實現水廠“零排放”,每年回收生產用水2059多萬噸,相當于一個中型水庫的儲量;在各污水處理廠建成中水回用系統,用于場內生產、市政綠化、河道補給和環衛用水,每年節約水資源4149萬噸。為解決深圳污泥處置難題,集團抽調“精銳部隊”組成項目組,在羅芳水質凈化廠摸索建立了第一個污泥深度脫水處理項目。處理后的污泥外運至水泥窯摻燒和堆肥處置,實現了污泥的資源化綜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集團還積極探索綠色能源利用,在上洋污水處理廠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年發電約200萬千瓦時,為廣東省內首家及業內節能減排典范。
關愛員工,精心培養打造高素質員工團隊
深圳水務集團倡導開放、多元、共贏的人本文化,幫助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集團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中高層管理團隊的整體實力臻于一流,擁有國家及地方級領軍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19名,后備人才充裕。
在員工發展上,深圳水務集團堅持專業化、年輕化、知識化的人才理念,通過建立基于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員工培訓和開發,開拓員工能力提升渠道。以培訓項目、培訓方法和職業技能鑒定等三大體系為支撐,構建了富有特色的深水培訓體系,培養了一支符合集團發展需要的多層次專業人才隊伍。集團擁有青年人才培訓、管理人員系列培訓、內部講師培訓等多個專題項目,2016年度組織開展各類培訓交流785項,共12697人次參加培訓。
牢記使命,在責任落實中彰顯市屬國企骨干作用
深圳水務集團長期恪守“善盡責任,和諧共存”的可持續發展觀,以做優秀企業公民為己任,在承擔企業經濟責任的同時,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大力支持公益事業,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贊譽和良好的社會效應。
深圳水務集團多次受國家住建部委派參與異地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理,以精湛的技術實力確保了受污染地區水質穩定達標,保障民眾飲水安全,受到國家住建部表彰。2012年11月由集團援建的的西藏察隅縣水廠改造工程竣工通水,日供水量達4300噸,縣城及周邊群眾近8000人的生活用水得到極大改善,援建工作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高度贊譽。據統計,集團通過對口幫扶異地貧困鄉村、捐資助學、開展低保用水減免等已經向社會累計捐贈金額4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