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汪爾康】 核心:物聯網感知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水生態環境質量與社會生產及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保護水環境已成為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人工水質監測成本高,周期長,連續性差,物聯網感知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可遠程、實時獲取水質參數監測數據、在線儀表運行狀態、監測預警與報警及自動監測站概況等信息,為研究水污染擴散與自凈規律,防治水污染事故提供數據支撐。
根據現有檢測技術,飲用水中發現的有機污染物達756種。本報記者咨詢:市場上品種繁多的凈水機,百姓該依照什么標準選擇呢?汪院士回答:一類水!水質標準必須要有國家的統一標準。展望國產化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他提出還需進一步提升自主知識產權水平,實現中國制造;需要豐富在線監測儀表參數及智能化物聯平臺功能,感知中國創新; 需要提出國際領先的快速、簡便、無污染的水質分析新方法,建設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