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氣氛一般,要避險除了買本地公用股外,亦可以留意內地的公用概念股。中國水務(00855)股價績后急升,跌市亦能逆市企穩,今次藉訪問中國水務的管理層,看公司如何「守中有攻」。
內地水資源珍貴人所共知,其中供水環節與民生息息相關。香港上市的內地水務股不少,其中以中國水務的供水業務比例達到八成以上,遠高于其他上市同業。
TOO模式更顯優勢
與污水或其他公用事業項目采用BOT模式不同,供水項目一般采用TOO模式,中國水務亦不例外。中國水務執行董事李中解釋指,過去政府改革供水項目,由供水公司與政府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擁有資產的所有權,以供水行業為例,包括水廠、管網和土地等。至于BOT或近年流行的PPP模式,都沒有資產的擁有權。
由于服務期限理論上無限,集團以TOO項目為主,因此投資項目能用較長遠的眼光部署:「以建設管網為例,如果是BOT模式,一般公司可能在選料的質量上便不會講究,但集團由于以TOO為主,因此在建設管網的設計、用料等都會追求長遠的效率。」他又笑言,由于知道公司持續營運,因此員工不用擔心到期后失業,對穩定團隊有不少作用。
供水市場要求漸高
現時內地供水市場的市場化程度不高,且為「區域性壟斷」,即由本地公司壟斷,服務范圍亦僅限于城鎮,難以出現全國性的龍頭。李中分析指:「由于供水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政府仍會參與該市場。不過,十九大提出改善民生,供水的服務質素要求相應提高,因此預計會引入更多民間資本,提高行業的服務水平。作為跨地區的供水公司,自然有望與各地政府有更多合作。」
現時集團業務覆蓋北京、廣東、重慶、江蘇、陜西等地,屬少有全國性的供水企業。
李中又認為市場碎片化固然由于公用事業的特性,然而并不利優化水資源的使用:「好的分配不應按行政區域劃分,而是按城鎮化及需求而決定。由于供水市場碎片化,令不少水資源的運用效率甚低。盡管短期內該情況不會出現根本性的變化,然而我相信不少地方政府都會選擇引入外地較高管理水平的服務,從而提高供水質素。」
大家談及大亞灣都往往聯想到核電廠,今次走訪的惠州中水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正是集團與惠州市投資管理公司合資的大亞灣區公司。惠州中水水務發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透過一系列的并購,業務覆蓋供水、飲用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等。根據公司管理層透露。惠州中水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由原來的6萬噸供水量、9萬噸產能,增加至現時15萬噸供水及45萬噸產能。不論從規模、效率及質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以石化區綜合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采用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放到國際也屬于先進技術水平。因此,中海油(00883)、中海殼牌石油化工(中海油及殼牌合資公司)及普利司通等均為集團的客戶。
毛利率料穩步向上
最近公司公布業績(3月年結),截至今年九月底的半年度,收入按年升16.3%,毛利及純利增速更高,分別達到23.2%及25.1%。雖然該數字看似不算夸張,但對公共事業類股份來說,增速相當不錯,績后公司股價短短數日升近兩成。
集團上半年度毛利率按年增2.5個百分點至43.7%,較2017年全年度增0.2個百分點,第一上海預計集團2020年度的毛利率有望增至47.3%。李中亦預計集團毛利率會維持上升趨勢:「供水業務穩步增長之余,其他業務如污水等增長加速,加上規模效應及控制成本,因此毛利率得以提高。」參考供水業務比例與集團相近的A股,部分即使供水規模不及中國水務,但毛利率高達近五成,因此預計集團毛利率仍有不少上升空間。
翻查香港上市的股份,并沒有供水比例相近的股份,而A股亦相當少,規模亦不大。李中預計供水仍然為中國水務的主要業務:「我們已經做大了規模,成為跨地區的供水公司。當我們供水項目愈多,就擁有愈多管理經驗及數據,與政府商討合作時,就更容易掌握如何改善當地原來供水公司的管理。」
增派息回饋投資者
公用事業股一般依賴并購達到增長,雖然中國尚在城鎮化階段,公用事業的增速較發達國家的同業佳,但中國水務積極尋找并購或合作的機會。李中透露,集團之前曾探討收購歐洲一家自來水公司,雖然未有成事,但一直對內地及海外的項目持開放態度。不過,他強調集團的業務焦點還是發展內地市場。
集團公布今年上半年度業績時,目標把派息比率增至不少于三成。李中解釋:「隨著供水業務發展,我們預期收入會穩定增長;加上我們剝離及出售非核心業務資產,獲得一定資金,預期現金能支持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因此管理層決定增加派息比率,回饋投資者。」他又指公司暫時未有回購股份的計劃,但會根據集團業務需要而決定。
展望未來水費走向,李中指出由于好的水資源愈來愈少,對環保的要求亦愈來愈高,原水(公司成本)將會持續向上,加上水場建設、水標準提高,都增加公司的成本壓力。不過,由于政府承諾供水公司能賺取合理回報(8%至10%),因此自來水價格亦有調高的空間,對公司的影響不大。
早前不少內地在港上市的公司都尋求回到內地上市,李中分享指,集團有研究分拆環保業務到A股上市的計劃,暫時沒有整體回歸A股計劃,但一切尚在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