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值下初沉污泥與二沉污泥厭氧發酵對比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李曉玲 彭永臻 韓博濤 趙劍強 長安大學住建部給水排水重點實驗室 陜西西安710064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水質科學與水環境恢復工程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污水脫氮除磷處理與過程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100124
【摘 要】
pH值和發酵時間是影響污泥發酵的重要因素。采用序批法分別對初沉污泥和二沉污泥在pH值為5~12時進行發酵,分析了14d內兩種污泥的發酵過程。從發酵產物如SCOD、VFAs、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溶出及氮、磷的釋放等方面系統地對比了兩種不同性質污泥的產物溶出過程及溶出率。結果表明:堿性條件明顯有利于SCOD和VFAs的溶出,且SCOD在發酵前期迅速溶出,初沉污泥最佳發酵條件為pH值:9、發酵時間=9.5d,二沉污泥最佳發酵條件為pH值=10、發酵時間=7.5d;初沉污泥能在較短時間內溶出大量VFAs,因此在初沉污泥足量的條件下單獨利用初沉污泥發酵是最有效快捷的獲取污泥內碳源的方式;穩定后pH值=10時二沉污泥發酵溶出SCOD的量為671.9mgSCOD/gVSS,高于初沉污泥的501.6mgSCOD/gVSS,且氮、磷的釋放率也遠高于初沉污泥(二沉污泥為52.8mgNH4+-N/gVSS、13.2mgPO4^3-P/gVSS,初沉污泥為21.8mgNH4+-N/gVss、3.6mgPO4^3-P/gVSS)。二沉污泥發酵溶出的大量氮、磷會嚴重加大后續生物處理系統的負荷,因此為減小影響并結合兩種污泥各自的發酵特點,建議利用混合污泥發酵來獲取內碳源,且較優條件為pH值=10、發酵時間=8d。
【分 類】
- 期刊
- >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
- 工程科技I
- >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關鍵詞】
- 堿性污泥發酵,
- 混合污泥,
- 發酵時間,
- ph值,
- 發酵溶出率,
【收 錄】
- CA 化學文摘(美)
-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 Pж(AJ) 文摘雜志(俄)
- 萬方收錄(中)
- 上海圖書館館藏
- 劍橋科學文摘
-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 國家圖書館館藏
- 文摘與引文數據庫
- 知網收錄(中)
- 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
- 維普收錄(中)
文秘咨詢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