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對污泥脫水性能的影響
環境科學雜志|周俊; 周立祥; 黃煥忠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環境工程系; 南京210095; 南京工業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 南京211816; 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 香港999077
【摘 要】
采用7種不同方法提取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并研究污泥不同層EPS剝離前后對污泥脫水性能的影響. 結果表明,甲醛+NaOH和2%EDTA提取法對污泥中緊密結合的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TB-EPS)提取效率最高,總固體(SS)中的EPS提取量分別為128.9 mg·g-1和42.38 mg·g-1,但提取后細胞破裂嚴重,不能代表污泥EPS的真實含量,不宜采用. 加熱法較為溫和,提取效率較高,總SS中EPS產量為21.97 mg·g-1. 污泥剝離黏液層(Slime層)、松散結合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LB-EPS)和TB-EPS層后污泥的脫水性能大幅度改善,其中Slime層EPS含量越高污泥的脫水性能越差,當污泥EPS大量地釋放到溶液中即Slime層時污泥的CST值大幅度升高,污泥的脫水性能變差. 石湖墟和昂船舟污泥初始的毛細吸水時間(CST)為132.9 s和229.9 s,當剝離Slime層時這2種污泥的CST值分別為80.8 s和79.4 s,脫水性能得到明顯改善.
【分 類】
- 期刊
- >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
- 工程科技I
- >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關鍵詞】
- 污泥,
- 胞外聚合物,
- 脫水性能,
- 毛細吸水時間,
- 提取方法,
【收 錄】
- CA 化學文摘(美)
-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 萬方收錄(中)
- 上海圖書館館藏
- 國家圖書館館藏
- 知網收錄(中)
- 維普收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