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造就轉型輝煌 ——專訪上海市離心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年凱
“技術驅動變革”。技術創新是疏浚行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原動力,是實現中國疏浚“力爭到2025年,實現中國疏浚行業跨入世界疏浚先進行列,發展成為全球疏浚及相關業務領域的技術、人才、資本、規則和新興業態開發的高地,成為主導全球疏浚與生態環境建設領域創新與發展的中心”偉大目標要把握“五大關鍵要素”之一。記者約請到第四屆會員大會參會代表、上海市離心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年凱,請他結合參加第四屆會員大會的感受,談談作為基礎環節的裝備制造企業如何擔負中國疏浚創新發展的使命。
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上海市離心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初創于1958年,早期從事于國防科學的超高速離心機研究與制造,到目前為止發展成為國內開發臥螺離心機產品最多、規格最全的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多年來在離心分離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專業技能,上離所為城市污水、工業廢水、生態清淤、泥漿處理、生物制藥、化工、食品加工等行業的客戶提供可靠的工藝解決方案和最佳的分離技術。《中國給水排水雜志》和《中國水工業網》連續二年評選上離所為"中國水工業十大影響力國內品牌"。上海市離心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年凱作為參會代表,全程出席了中國疏浚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記者首先請屈總談了談對中國疏浚的創新發展的感想?
上海市離心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年凱
屈總認為,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14000公里,大小河流、湖泊5800多條,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環境污染程度也日益嚴重,特別是水污染的范圍與程度不斷擴大。這些都預示著我國航道疏浚、水利疏浚、環保疏浚的市場有巨大的前景,未來10年或更長時期內是我國沿海港口航道擴建的高峰期。他說,“我們環保企業的春天就要來臨,必須抓住機遇,創造機遇,以科技創新來帶動企業轉型發展”。
當前,中國疏浚也正在轉型升級的階段“爬坡”“過坎”,而上離所作為中國制造和疏浚行業裝備配套的企業之一,是中國疏浚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撐,那么作為基礎環節的裝備制造企業應如何擔負起自己的使命呢?屈總向記者講述了上離所的轉型升級之路。在幾年前,屈總就對國內市場形勢做出判斷,提出要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立足投身環保清淤治理領域。在進行產品戰略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以研發大型、特大型離心脫水機來開拓市場為重點,滿足市場對環保裝備性能不斷提高的要求。“近幾年,我公司成功簽約十余個清淤項目并投運,自主研發的LW900型河道淤泥專用臥螺離心機,通過絞吸方式將湖泊、河底淤泥輸送至安置在岸邊的脫水系統,將淤泥預處理至含固率10-20%,粒徑小于2mm;投加少量水處理藥劑,并通過離心機將淤泥脫水至含固率50-60%,排渣不滴水,可裝運至異地,分離后的尾水達到城市雨水排放標準。”
上離所通過自主研發、調整產品結構在生態疏浚領域取得了突破,在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中獲得了成功。作為基礎環節的裝備制造企業,上離所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擔負中國疏浚轉型升級的偉大使命。
上離所在生態疏浚領域已取得了不小成就,記者想起第四屆大會工作報告中明確了發展生態疏浚的重大目標,全國水環境生態治理的任務十分艱巨,成為疏浚行業新的“用武之地”。那么對上離所來說,這是否是重大機遇,把握住這一機遇要靠什么呢?
屈總告訴記者,上離所面對發展生態疏浚的重大機遇,已制定了“技術領先、市場搶先、效益優先”的發展戰略:
技術領先:企業在市場競爭方面最大的優勢在于是否擁有所競爭業務的核心技術,因此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獨有的核心技術,對降低項目的實施成本,增加項目的中標率,為項目如期履約提供重要的保障。針對河道淤泥處置大流量的特點,上離所在2012年上海市科委應用技術專項資金的支持下,研制成功了專用于河道清淤工程的LW900NJ大型離心脫水成套設備,滿足了河道淤泥治理行業對脫水設備的大處理能力、高效率、低成本的使用要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成功應用于無錫太湖清淤工程。
市場搶先:上離所根據市場需求,憑借自身20年在中國污泥脫水領域成功經驗,自主研發移動式污泥脫水集成系列產品,把大型設備全部集中裝入集裝箱,形成移動式大型實用裝備,便將設備運抵現場,只要接上水電,就可以開工操作,十分方便,目前已成功運用在江蘇聚匯和天津津濟兩個合作項目中。
效益優先:上離所在技術創新的同時努力創新業務模式,在“賣產品”的同時“賣服務”。在河道清淤產業中建立設備銷售和工程服務雙重的商業模式。“工程服務的優勢在于當地環保機構不再需要考慮大量的工程設備和基建資金投入,他們只需要根據工程處理量支付工程費用,這種商業模式更能夠在清淤市場獲得認可。”
“走出去”同樣是中國疏浚面臨的重大機遇。中國疏浚要靠“硬實力”走出去,需要有國際先進的解決方案和配套裝備,在這方面如何解決好學習國際先進理念、技術與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的關系呢?
屈總認為,企業在技術引進中必須要把“拿來主義”與自主研發相結合,要把國外先進技術與國內市場實際需求結合起來,融為一體。“2012年我公司敏銳覺察到市場的契機,引進了英國Centridry離心脫水干燥一體化系統技術,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2015年首套業績上海申光項目已完成調試驗收,運行指標完全滿足用戶需求,得到用戶的信任和支持。”同時,要制定詳細發展規劃,建立長效的投入機制,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我公司在不斷加強科研開發力度(科研人員、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的同時也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制定了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根據屈總的介紹及記者的了解,上離所的產品已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了,那么上離所打算怎樣做到全球領先,不斷創造出系列化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分離技術及其產品,成為中國疏浚的名牌呢?
屈總先是回顧了上離所進軍海外市場的歷程。上離所從1995年起與德國洪堡公司開展技術合作,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科技創新,實現技術和生產水平的大踏步提高。“我們多年來不斷拓展國際市場,關注國外離心機企業的發展,一直保持與海外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
從2004年開始到2016年超過10年的時間,上離所在東南亞市場已建立很好的業績積累,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斯里蘭卡,文萊等。在此過程中,上離所利用新技術、新方式打開了東南亞地區棕櫚油三相分離機的運用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2013年離心所大型與德國HUNING公司建立戰略伙伴關系,HUNING公司成為我們在歐盟范圍內的獨家代理商。我們的臥螺離心機在2013年進行了CE產品認證,順利進入歐盟市場。” 上離所還與美國PHOENIX和CCC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繼續拓展美洲市場和進軍俄羅斯市場。
屈總認為,秉誠“科技興所,誠信天下”的理念,將國際的品質、國產的價位和讓用戶滿意是上離所一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將服務貫穿于產品設計、制造、銷售全過程,力爭做精做強做大,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未來的環保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上離所會以更加宏觀的視野、更加長遠的眼光、更加務實的心態、更加有力的措施,去應對面臨的復雜形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爭創國內離心機市場第一品牌,拓展國際市場,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為離心所轉型發展再創輝煌。
(編輯整理: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