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增加歷史景觀 擴大綠化面積)
本報訊(記者喻敏通訊員李文斌王迪)岱山垃圾填埋場將“變身”生態公園,本報6月12日06版報道后,“岱山生態修復工程”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眾多市民和專家學者致電本報,關注武漢生態文明建設,紛紛為岱山生態修復“支招”。
湖北環境影響評價專家羅繼武告訴記者,岱山生態修復工程符合國家環保標準,在封場覆蓋、好氧快速降解、污水收集處理、場地森林化景觀建設等方面,全部采用了當前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但希望増加一些歷史、人文景觀。
一直關注此項目的園林專家王艷婷說,岱山生態修復工程意義重大,既可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又可借鑒到我市同類工程。她建議,應當多種植灌木、喬木和草皮,盡量擴大綠化面積,將其開發成公園和景區,“這將對武漢生態文明建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幸福灣社區位于岱山生態修復項目附近,當地居民得知昔日的垃圾場將“變身”生態公園,紛紛在社區論壇上發帖贊許:“垃圾場變生態公園,將我們的居住環境提升了,周邊的空氣更好了!”“多一個生態公園,多一份新鮮空氣,多一個游玩的好去處。”岱山村書記嚴明激動地說,這項工程是政府為老百姓造福,希望多開辟一些活動場地。
(武漢晚報)
責編:漢網
(原標題:增加歷史景觀 擴大綠化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