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汪曉霞
中國江蘇網訊 全年全省黑臭水體整治將達129條;2018年底前100萬人口以上城市停車專項規劃將全面完成,全省將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0萬個以上……4月18至19日在南京召開的“2018年全省城市建設工作座談會”上傳出眾多與民生相關的利好消息。
“2018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開局之年,也是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攻堅之年。黑臭水體整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工程。”
江蘇省住建廳副廳長陳浩東表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城鄉清水工程,2018年整治城市黑臭水體100條以上,兩年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并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比國家“水十條”、省“263”要求提前了一年。
據悉, 2018年江蘇共計劃整治城市黑臭水體129條,會議要求各地加快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確保早開工、早見效。同時要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整治信息,及時接受社會監督。
江蘇黑臭水體整治涵蓋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活水循環、生態修復等多方面。而記者了解到,對于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體,江蘇將開展整治效果后評估, 以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
同時將協同推進與黑臭水體整治相關聯的海綿城市建設、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等工作,加強排水許可管理,落實長效管護責任,確保長制久清。
停車難,是大城市的“通病”。2018年江蘇將深入實施停車便利化工程,研究制定《關于推進實施停車便利化工程的指導意見》,健全停車便利化考核指標體系,并落實差別化停車供給和收費政策。
江蘇要求各地抓緊組織編制停車專項規劃,2018年底前,10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停車專項規劃全面完成,50萬至100萬人口城市完成編制任務;2019年底前,全省所有城市根據情況完成編制。
為加快停車設施建設,100萬人以上城市年均增加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50萬至100萬人口城市年均增加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全省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0萬個以上。
鼓勵立體停車設施(樓、庫)建設,提高土地的復合利用率。嚴格建筑停車泊位配建規定,因地制宜完善老舊小區、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的停車設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既有停車設施使用效率,努力緩解停車難問題。
為進一步消除社會反映強烈、集中成片的易淹易澇片區,2018年江蘇全省將完成100個以上城市易淹易澇片區整治,南京、徐州、連云港、鎮江、句容、揚中等列入國家考核的城市將加快實施排水防澇補短板工程。
江蘇還將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2018年全省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0萬立方米/日以上,新建污水主干管網1000公里以上。并將以沭陽、宿豫、射陽、灌南等縣(區)為重點,大力推進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實現全覆蓋。
同時,加快實施城鎮優質供水,全面推進既有水廠自來水深度處理改造,新增深度處理能力150萬立方米/日;持續推動全省城鎮居民老舊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城鄉供水管網改造。
對于老百姓關注的交通出行,2018年江蘇將繼續推動城市綠色交通發展,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力爭2018年全省完成建設投資500億元以上;優化完善城市步行和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改善居民出行環境;加快推進城鄉道路指路信息一體化建設。
[延伸]:
[延伸]:過去五年,江蘇城建這樣惠民
城市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惠及民生,讓高品質的城市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十八以來的五年間,江蘇每年將供水、污水處理、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工作納入省委省政府年度重點任務,著力補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切實提高安全運營和應急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城市市政公用服務質量。省級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大,五年共安排46.3億元專項資金,全省城鎮基礎設施水平基本保持了“總體全國領先,重點指標率先”的地位。
城鎮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全省城鎮供水能力、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供水總能力從2319萬立方米/日增加到2925萬立方米/日,新增自來水深度處理能力969.5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能力從1065萬立方米/日增加到1650萬立方米/日。
新增城市道路1.2萬公里、城市橋梁2000多座、城市路燈120萬盞,天然氣普及率、天然氣供應量、人均道路面積等多項指標全國領先。
城市建設理念不斷更新——“重地上輕地下”觀念逐步改變,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有序推進,鎮江和蘇州順利完成國家試點城市建設任務,14個省級海綿試點城市和4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城市穩步實施。
各設區市陸續開工建設綜合管廊,目前全省在建150多公里,形成廊體40多公里。
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不斷優化,軌道交通建設快速推進,全省共有6個城市開工建設軌道交通,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城市水環境治理成效突出——南京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其它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明顯。以太湖、長江和淮河等流域治污為重點,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能力和達標排放水平顯著提升。逐步消除群眾反映強烈的易淹易澇片區。
城鄉區域統籌發展不斷加強——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全覆蓋,覆蓋率達99%,較2012年末增長了20個百分點,城鄉受益居民約7460萬人(鎮村受益人口約4451萬)。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93%,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城市燃氣、照明等設施城鄉統籌一體化快速發展,天然氣向主要鎮區延伸,全省超過40%鄉鎮用上天然氣。
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基本完成,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93%。五年來,全省新增285個區域供水覆蓋鄉鎮,新增233個污水處理覆蓋鄉鎮,覆蓋率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