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祝許保玖先生百歲壽誕】
在中國水業發展史上,有一位大師不可不提:
在給水排水人心中,他是當代中國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確立給水排水工程獨立學科定位,提出“水工業”理論,指明給排水和市政水業發展方向;在環境人心里,他的名字是大學時光中必修的水處理工程和那本必讀的“寶典”——《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在清華人眼中,他是治學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先生智者,是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典范;在他的學生眼里,他是學識淵博、諄諄善誘的師者,備受崇敬。
他就是中國水業泰斗——許保玖先生。

1954年許先生離美前攝于芝加哥/來源:環小研微信公眾號
水業泰斗
1918年,許先生誕生于貴州省貴陽市,流光百年,如今,許先生德高壽長、步入期頤。回首百年歲月,許先生碩果豐碩,成就非凡,桃李滿天下。
1955年-1989年,許先生任清華大學教授、副教授,1983年退休,1989-1998年回聘,在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的教學崗位上辛勤耕耘近半個世紀,主講多門本科生、研究生課程。許先生一生留下經典數部,先后出版《給水工程進水構筑物》、《水質的物理及化學分析》、《管道和水泵簡易計算法》、《給水處理》、《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講義》、《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給水處理·理論與設計》、《給水處理理論》、《新英漢給水排水詞典》等著作及教材九部。
許先生本科畢業于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20世紀50年代,在留美深造數年后歸國,許先生拿下清華大學首個給水排水專業博士學位,并設計建立給水處理教學實驗系統和實驗內容。
20世紀70年代,許先生創建《水處理工程(三)》課程體系,即研究生課程"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所著研究生教材《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一直是全國絕大部分高校市政工程和環境工程專業研究生的首選教材。 1995年,該書榮獲國家教委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
20世紀80年代,許保玖先生主編了《英漢給水排水辭典》,2008年,壽居耄耋的許老先生傾注4年心血編著了《新英漢給水排水詞典》。
20世紀90年代中期,許老先生首次提出了發展"水工業"的概念和具體內涵,給傳統的給水排水工程的發展指出了方向,在全國給水排水界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這一理論不僅指導了我國水業的發展方向,在水業歷史直至今天,水業的商業屬性中的種種表現,也時刻在印證著他閃光的智慧。
2012年,許先生榮獲2012年度“中國水業人物”終身成就獎。
2016年,90余歲高齡的許先生完成創作近十年的《中國的皇帝和皇帝的開國與治國------各數理化功力模式說》,并出版。
歲月剪影
百年歲月,許先生嚴謹治學、堅韌執著、博學睿智……其智慧財富和精神力量,感染了諸多水業人并傳承不息。在此,中國水網摘錄了歲月長河中的幾片剪影,重溫一代大師風范(本部分未特別注明出處的文字均來自于2008年清華大學、中國水網聯合制作的《恭祝許保玖教授90華誕》賀卡)。
作為許先生的大弟子,我認為許先生最值得我稱頌的是他的創新精神。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設置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大辯論,面對當時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局面,是許先生率先提出了“水工業”的概念及其內涵,論證了與水工業相匹配/依托的學科及其學科體系,界定了學科領域,確定了給水排水工程學科在工程學科中的獨立學科定位。有了這個基礎,我們今天才有可能來討論和研究有關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名稱、內涵及21世紀學科核心內容如何發展等問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許保玖先生是我國21世紀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龍騰銳,摘自《慶祝許保玖先生90華誕》
許先生是公認的給排水專業的理論權威。他的專業知識豐盈,基礎知識深厚,著作內容新穎完善、深刻細致,從中往往也可找到其他同類書中所找不到的內容。例如,唯獨在他編著的《給水處理》一書中,列載了一些重要的專業性水力學計算公式的詳細推導過程,如清潔濾料水頭損失ΔHi、濾池矩形斷面集水渠始端水深Hq、濾池沖洗排水槽寬度x、砂濾層沖洗強度q等。又如對于電滲析器的內部組成結構和水流工藝,是較為重要的專業難點,只有他的書里,專門畫出一個半透視性的“電滲析器展開示意圖”,這樣就一目了然了。(2008年的故事)
——崔玉川,摘自《松齡歲長 德望高遠——感受許保玖老師》
許先生寫的每一本書稿都付出了艱辛而巨大的努力,無論是專著、譯著還是主審的書稿,只要經許先生的手,他都是幾易其稿,逐字推敲修改。從理論基礎、基本概念、工藝流程、圖表公式、計算實例、規程規范到標點符號都從不放過。在許先生寫作、成稿的過程中,我最深切的體會是他不辭勞苦、勤奮努力、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文如其人”,許先生的著作有自己的風格,他思維敏捷,技術前衛,治學嚴謹,他著作的特點是嚴密、準確、獨到、創新。編撰《新英漢給水排水辭典》,時值許先生已是80多歲的老人,為了研究一個字、一個詞的來歷和準確譯名,他查閱了全部相關的已出版詞典和專業圖書,直到他滿意。在10萬余條詞目的原稿中,留下了許先生蒼勁有力的大量修改筆跡,片片紅字記錄了許先生滴滴汗水和心血。孜孜矻矻,筆耕數十年如一日,日積月累,持久不懈,涓滴細流,匯成江河。許先生的宏篇巨著都是這樣孜孜不息完成的。作為編輯看到作者如此辛勞,如此偉大,深受感動,是這種精神造就了一本又一本給水排水專業中極有影響的專著、譯著和辭書問世,為我國給水排水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俞輝群,摘自《敬祝許先生健康快樂》
大家都說,還是許先生“肚里有貨”(有學問之意)。其實細細想來,許先生的講課思路是一種跨越式的思路,例如,平常我們習慣于聽1-2-3-4,一步一步前進;而許先生講的可能是1-2-4,從2跳到了4,中間的環節要你自己去思索、自己去演繹。這種講法既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一學期下來,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這是許先生給我的最初印象——“真有貨”。(50年代末的故事)
——蔣展鵬 摘自環小研微信公眾號《蔣展鵬:我的老師許保玖先生》
許先生在我的報告上寫滿了紅色的批改文字,他不無嚴肅地問我:“你在試驗中見到‘顆粒物’了嗎?”我仔細一想,是呀!水的濁度那么高,成千上萬個顆粒擠在一起,那還能見到單個的游離顆粒物呀!看來我寫的綜述完全是文不對題、無的放矢。許先生接著說:“你們年輕人要敢想,不能墨守成規。”又說:“只有想到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到,想不到的事情一定做不到。”許先生這句話、這一個“想”字,讓我想了好幾天。我們當時接受的教育,很少讓學生去“想”,強調的是“實踐出真知”、是“聽話”。許先生說出這句話,有可能讓人聯想到被打入另冊的“唯心論”哲學觀。(1964年的故事)
——程聲通,摘自環小研微信公眾號《程聲通:許保玖先生二三事》
2000年小輩的我也已退休,被業內朋友拉到北京與年輕人一起創辦“中國水網”。我第一次與中國水網的同仁專程來到清華大學宿舍拜訪許先生。邀請他參加我們中國水網舉辦的關于水資源的座談會,并請教如何創建、辦好行業網站。在那狹小堆滿了各類書籍的昏暗書房里,看到許先生用以寫作的矮小桌子和矮凳,我們驚呆了,這竟是許老師為之筆耕的地方?想不到許先生每天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里,勤奮地伏案爬著格子發表出多部巨著。這使我們汗顏、慚愧不已,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何壽平,內容摘自中國水網《許保玖先生——我終生的導師》
自中國水網成立至今,每年春天,我都和同事一起拜訪許先生,并帶上我及中國水網的一片心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許先生治學的嚴謹,做事的認真,以及他的錚錚風骨、坦蕩胸懷。前兩年,許先生重新編校《英漢給水排水辭典》,已經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依然是一字一詞認真核對,遍查各種資料,凡此種種,讓人崇敬。我每次上門拜訪,和許先生交談,都發現他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對行業的關心溢于言表。不僅如此,許先生的思維十分敏捷,對于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行業技術的進步等了如指掌。他還對各種知識孜孜以求,對網絡等新生事物也以開放的心態,熱情地對中國水網的發展給予肯定,并不斷勉勵我們。(2008年的故事)
——張麗珍,摘自《敬賀許保玖教授九十壽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