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寧波市海曙區中塘河邊的老街坊們推開了往年緊閉的窗戶,享受河邊吹來的陣陣清風。今年1月至4月,全省水環境質量報告顯示,曾經是治理老大難的劣Ⅴ類斷面中塘河廟橋頭水質已提升到Ⅳ類,完全能滿足市民日常的親水需求。
中塘河是寧波城市內河水質提升改善的一個縮影。今年1月至4月,寧波80個市控以上水質斷面無劣Ⅴ類。甬江水系總體水質為優,支流水系優良,其余平原河網水質也持續向好。
水體流動性差、自凈能力有限的寧波內河水質為何能逐年提升改善?“關鍵是通過‘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管住了岸上直排的各類污染源,做到了晴天不排水,雨天無污水。”寧波市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今年,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寧波市把“污水零直排區”創建作為高標準治理鞏固突出水環境問題、改善城鄉總體面貌的關鍵之舉。在2018年寧波十大民生實事的票選中,“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排名首位。
“污水零直排”指的是生產、生活和經營活動產生的污水通過截污納管、統一收集、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它實現了水環境治理從治標到治本、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的轉變。
以海曙區為例,針對市民反映強烈的水質鞏固難問題,今年當地總投資5.7億元對7個鄉鎮、100多個老小區開展雨污水分流改造。這些老小區在建造時雨污管普遍未分設,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成為城區河道的污染頑疾。按照“污水零直排”的要求,當地對雨污管網進行精細化改造,對排水網絡特別是陽臺污水的收集進一步完善。老小區污水橫流、低洼地浸水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居民生活環境顯著提升。
除此之外,寧波因地制宜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目前,寧波地區已經形成了北侖全域截污、鎮海工業園區雨污分流、慈溪涉水行業整治等多種“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的模式,這也為全省推廣提供了經驗。
目前,寧波全市共安排“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項目1568個,完成投資近250億元,首批建設“污水零直排區”試點鄉鎮已基本通過驗收。全市已建成污水管網近1萬公里,污水日處理能力可達198萬噸。
預計到今年底,北侖、鎮海等7個試點區域將基本建成“污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許可、村莊全治理”的“污水零直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