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污泥焚燒處置技術突破國內外難題
由于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總體技術路線不夠明確,國內污泥處置通過國外經驗的借鑒和國內數十年的探索,逐漸形成了幾條較為清晰的技術路線,包括脫水填埋、厭氧消化+土地利用、工業窯爐協同焚燒、干化+焚燒+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等多套處理處置技術工藝。
從環保性和經濟性上考慮,生活污泥采用焚燒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的路線,已成為國際上的主流發展趨勢,也是現階段國內污泥處理的最佳方案。發達國家,如德國已經明確立法要求污泥必須焚燒處置,并進行焚燒殘渣磷的回收。
最近幾年我國污泥焚燒處理明顯迎來了較快發展,香港、上海等多地已在嘗試采用焚燒的方式對生活污泥進行有效處理;但現有焚燒處置技術和裝備大多系國外引進,因其投資、運行成本高、占地面積大、工藝技術復雜,無法適應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處理,不能做到污水處理廠污泥的就地處理。
而在重慶實施的“重慶市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示范項目”圓滿解決了以上問題,該項目建于污水處理廠紅線范圍內,占地面積約500m2,處置能力為30000噸/年(12h/d)。
項目效果圖
項目采用了重慶盎瑞悅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裝備AWW-Ⅰ固廢自蔓延熱解焚燒無害化處置系統,區別于其他焚燒方式,在于燃燒從料層的表層開始進行,燃燒層在抽風作用下逐步向下推進,直至料層底部,完成全部料層的焚燒,燃燒帶溫度最高達1300℃;可將城市生活污泥中的有機物全部碳化、殺死病原微生物,重金屬不再產生浸出毒性,從而實現城市生活污泥的無害化處理。
AWW-Ⅰ固廢自蔓延熱解焚燒無害化處置系統
自蔓延熱解焚燒焚燒原理
燒后料層
該裝備同時還能利用各類農作物秸稈、園林廢棄物作為處置過程中的輔助添加原料,解決農林廢棄物填埋問題,降低庫容,同時可降低處置成本。在對生活污泥實現無害化處置的同時,殘渣可作為水泥添加物及園林肥料使用,真正實現了污泥處置的無害化和資源化。
該項目技術及形成的裝備具有以下優勢:
1.遠比國內外焚燒、干化技術投資及運營成本低;
2.比國內外焚燒、干化技術占地面積少10倍以上,可直接建設在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內;
3.特有的煙氣多級循環二次燃燒技術,可以大大減少了煙氣排放總量,成功的解決了以往焚燒技術存在的幾大難題。
同時,基于成熟的工業化裝備,實現了小型化、智能化、模塊化,通過車載的方式形成了環保應急移動環保裝備。
該裝備占地面積小、無需土建,處理方式靈活,特別適應于偏遠地區,小規模、短期集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