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渠務署日前表示,最快年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展開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及元朗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署方巧花心思,將污水處理廠變身社區休憩空間,設河畔步道、社區苗圃、360度觀景臺,務求令渠務設施更容易被市民接受,同時為社區增加公共休憩空間。
據報道,香港渠務署署長唐嘉鴻表示,渠務署重視渠務設施與社區的連結,近年在多項渠務工程中加入社區共融及共享空間元素,包括為渠務設施加入綠化,甚至將渠務設施打造成社區共融的民生設施。他舉例,2017年落成的跑馬地地下儲洪池計劃,設計上加入“一地多用”概念,地下是儲洪池、地面是球場及公眾休憩空間。署方在泵房上鋪設小草坡及設緩跑道,吸引不少市民在早晚及假日到訪。
唐嘉鴻還透露,渠務署最快年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展開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及元朗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兩項工程預計可各自提供約2公頃公共休憩空間。其中石湖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會由現在的10公頃擴建至13公頃,并提升污水處理級別。唐嘉鴻稱,署方已聘請非政府機構開展調查,了解區內居民對園區設施的意見,初步獲悉,不少人支持園區內設河畔步道、社區苗圃等,而署方也有意參考屯門“源。區(T.PARK)”的模式,在園區內預留空間,供社區租用及舉辦活動。 建造中的觀塘污水泵房優化工程及櫻桃街箱形雨水渠旱季截流器工程,分別位處觀塘及油麻地海濱,其中觀塘項目將建筑上蓋打造成園境平臺,預計可提供約11000平方米公眾休憩空間。至于櫻桃街項目,署方除了綠化建筑物上蓋,更將建筑向近岸方向后移,騰出空間建造85米長海濱長廊。
唐嘉鴻指出,優化渠務設施設計更容易被市民接受,而更重要的是為社區增加公共休憩空間,“總之都是希望市民、社區得益”。他還稱,渠務設施加入共享空間,造價增加約1%,但強調用得其所。渠務署日后也可能要負責管理相關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