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成立生態環境咨詢專家委員會的通知
來源: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撰寫日期:2018年11月12日
渝環函〔2018〕1331號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成立生態環境咨詢專家委員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我市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決策科學化,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咨詢建議,特成立生態環境咨詢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咨詢委”)。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咨詢委組織架構
咨詢委設主任1名,由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辛世杰擔任;設副主任1名,由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分管科技的黨組成員、副巡視員唐德剛擔任。
咨詢委的委員實行聘任制,聘期3年。按7大領域分組,分別為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生態保護、智慧環保、環境規劃及政策法規組,每個領域5名委員(見附件)。
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請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為顧問。
二、工作職責
(一)針對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中的戰略性、全局性和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開展調研,提出咨詢意見或建議。
(二)針對我市區域性、流域性的生態環境問題開展調研,提出咨詢意見或建議。
(三)針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中長期發展規劃、重大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重大生態環境保護經濟和技術政策措施等開展調研,提供咨詢意見或建議。
(四)針對我市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以及突發環境事件處理處置等提供咨詢決策意見和建議。
(五)承擔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委托的其他與生態環境有關咨詢工作。
三、運行機制
(一)咨詢議題的確定。市領導、局主要領導批示需要咨詢的事項、局務會根據會議議題需要咨詢的事項;業務處室經分管局領導同意提出的需要咨詢的事項。
(二)咨詢方式。咨詢方式可采取召開會議、座談會或通過信函、電子郵件征求意見等方式。
(三)咨詢意見的運用。咨詢委員所提出的意見、建議,經咨詢委辦公室收集匯總后,呈報局領導和相關處室和單位,供決策參考。
四、保障措施
(一)市生態環境局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咨詢委日常工作。
(二)咨詢委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科技標準處,統籌咨詢委日常工作,具體事務由市環科院負責。
(三)市生態環境局系統各處室(單位)要根據委員咨詢的議題,積極主動提供相關文件資料,為委員咨詢創造條件。
附件:生態環境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名單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2018年11月6日
附件
生態環境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名單
(各組排序不分先后)
一、大氣環境
高陽華(重慶市氣象科學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
張衛東(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陳剛才(重慶環科源博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
蔣昌潭(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
李 偉(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
二、水環境
何 強(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張代鈞(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陳玉成(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
呂 波(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敖 亮(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三、土壤環境
王定勇(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
謝德體(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
汪 軍(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高煥方(重慶理工大學,教授)
陳際達(重慶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四、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
王里奧(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周在江(重慶市環投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
向 斌(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姜 巖(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
劉元元(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五、生態保護
鄧洪平(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袁興中(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教授)
李月臣(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教授)
張 晟(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裴得勝(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六、智慧環保
林孝松(重慶交通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徐光俠(重慶郵電大學軟件學院,教授)
李生林(陸軍勤務學院,教授)
韓 鵬(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劉海涵(重慶市環境保護信息中心,正高級工程師)
七、環境規劃及政策法規
劉德紹(重慶科技學院,研究員)
盧培利(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余貴玲(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周啟剛(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唐燕秋(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